《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时间: 2024-09-19 21:23: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
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
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
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白话文翻译:
在这美好的晨光里,我们在哪里嬉戏游玩呢?丞相的宴席在水面上摆开。
双影的旗帜在山间的雨后轻轻摇曳,一声歌声打动了寺庙的秋云。
树林的光影静谧,映衬着高城的傍晚,湖水的寒色在半檐之下缓缓流淌。
大家共贺万家欢庆这个节日,可怜这美好的风物却似乎只如荆州一般。
注释:
- 佳晨:美好的清晨。
- 泛花游:在水面上游玩,泛舟游玩。
- 丞相:指的是当时的宰相,文中指代主人。
- 双影旆:指两面旗帜,影子摇晃。
- 山雨霁:山上的雨停了,天气转晴。
- 歌动寺云秋:歌声使寺庙的秋天的云彩为之一动。
- 林光静带:林中的光影安静地围绕着。
- 高城晚:指高处的城池在傍晚时分。
- 湖色寒分:湖水的颜色显得寒冷。
- 共贺万家:大家共同庆祝万家团圆。
- 节:指节日。
- 荆州:指荆州,历史文化名城,常用来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903-970),字子云,号青松,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及律诗,风格清丽俊逸。他的诗作常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写于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作者陪同越州的宰相元相前往龟山寺游玩。诗中描绘了秋日的美景、欢乐的节日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美景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赞美。首句“佳晨何处泛花游”,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刻,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湖面之上,悠然自得。接着,诗人提到丞相的宴席,构建出一种欢庆的氛围,仿佛水面上漂浮着的美好情绪。
“双影旆摇山雨霁”,描绘了山间雨后的清新和宁静,诗人在这里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中的“一声歌动寺云秋”,则是将人声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人们在这个节日中欢歌笑语,唤醒了秋天的气息。
在“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中,诗人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景物的层次感,使得诗歌意境更加丰富。最后两句“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祝贺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怜惜,似乎暗含着对故乡荆州的思念。
整首诗在欢庆与宁静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体现了唐代诗词中追求和谐美的艺术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晨何处泛花游:在美好的清晨,大家在什么地方游玩呢?
- 丞相筵开水上头:丞相的宴席在水面上摆开,意指欢庆的盛况。
- 双影旆摇山雨霁:两面的旗帜在雨后山间轻轻摇曳,象征着晴朗的天气。
- 一声歌动寺云秋:一声歌声使寺庙的秋云轻轻波动,表现了欢快的情景。
- 林光静带高城晚:静谧的林光映衬着傍晚的高城,描绘出恬静的晚景。
- 湖色寒分半槛流:湖水的寒色在檐下缓缓流淌,意象生动。
- 共贺万家逢此节:大家共同庆祝这个节日,表现了欢快的气氛。
- 可怜风物似荆州:可怜这美好的风景却仿佛只如荆州一般,表达了对景色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歌动寺云秋”比喻歌声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展现平衡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祝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和故乡的深情怀念,体现了唐代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晨: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丞相:代表权力与尊荣。
- 双影旆:象征着庆祝与生机。
- 山雨霁:代表着清新与宁静。
- 寺云秋:象征着深远的文化和宁静的心境。
- 湖色寒: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清冷。
- 节:象征着团圆与欢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
诗人描绘的自然现象中,不包括哪一项?
- A. 山雨
- B. 秋云
- C. 冬雪
- D. 湖水
-
“可怜风物似荆州”中的“荆州”指代什么?
- A. 一个地名
- B. 一种情感
- C. 一种美食
- D. 一种动物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注重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关注亲情与思念,情感更为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与人情时,各有侧重,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诗词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