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平山居》
时间: 2025-01-19 17:3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叔平山居
作者: 彭年〔明代〕
一曲溪山似辋川,
天开幽境与栖禅。
堤分柳浪烟中远,
峰矗芙蓉水上妍。
不断香风吹宝殿,
有时花雨坠珠筵。
还怜假榻清秋夜,
数尽渔灯废客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同辋川的溪山美景,天开阔幽静的境地适合栖息禅修。堤岸分隔着远处的柳枝,仿佛在烟雾中摇曳;山峰挺拔,映衬着水面上的芙蓉花,显得格外妍丽。不断有香风吹拂着宝殿,有时花雨飘落,犹如珠帘般洒落。在这个清秋的夜晚,我还怜惜那张假榻,数着渔灯,感叹夜深人静,客人已然入眠。
注释:
- 辋川:地名,指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用以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 栖禅:指的是隐居修禅,居住在幽静的地方。
- 堤:指河堤,岸边。
- 柳浪:柳树柔枝摇曳,像浪一样。
- 香风:指带有花香的风。
- 宝殿:指精美的建筑或殿堂。
- 花雨:指花瓣如雨般纷落。
- 假榻:指临时的床榻。
- 渔灯:指渔民用来捕鱼的灯,暗示夜晚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年,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文献,但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山居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叔平山居》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首句“一曲溪山似辋川”,以“曲”字引入,既展示了溪流的蜿蜒,又暗示了自然风光的变化多端,给人以音韵之美。接下来的“天开幽境与栖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山居的静谧和适合修禅的环境。
在描绘的过程中,诗人运用“堤分柳浪烟中远”,以柳树的柔美与远方的烟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峰矗芙蓉水上妍”中的“峰”与“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细腻。
后半部分诗句中,香风的吹送与花雨的飘落,生动地描绘出山居的宁静与优雅,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而“还怜假榻清秋夜”则表现了诗人在这清秋之夜的惆怅与感怀,渔灯的闪烁更增添了夜的静谧与孤独,使整首诗在美的呈现之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曲溪山似辋川:溪流蜿蜒,山景如同辋川,形容自然的曲折美。
- 天开幽境与栖禅:天空开阔,幽静的环境适合修禅。
- 堤分柳浪烟中远:堤岸将柳树与远处的烟雾分隔,营造出朦胧的距离感。
- 峰矗芙蓉水上妍:山峰耸立,水面上映照着芙蓉花,衬托出湖水的美丽。
- 不断香风吹宝殿:香风不断吹拂着华美的殿堂,营造出幽雅的气氛。
- 有时花雨坠珠筵:偶尔花瓣如雨般洒落,似珠帘般飘落。
- 还怜假榻清秋夜:在清秋的夜晚,怜惜那张临时的床榻。
- 数尽渔灯废客眠:数着渔灯,感受夜深人静,客人已然入睡的沉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山比作辋川,增强了自然之美的表现。
- 拟人:香风似乎在主动地吹拂,花雨像是有意识地坠落。
- 对仗:如“峰矗芙蓉水上妍”,显示出工整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宁静夜晚的孤独感悟。
意象分析:
- 溪山: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柳浪:象征柔美与远方的朦胧。
- 香风:象征自然的芬芳和宁静。
- 渔灯:象征夜晚的孤独与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辋川”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地名
C. 一种乐器 -
诗中“香风吹宝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宁静与优雅
C. 兴奋
答案:
- B. 一个地名
- B. 宁静与优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叔平山居》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但前者更着重于秋天的宁静和光影变化,而后者则突出香风和花雨的细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自然意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彭年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山水诗歌的传统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