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词人陈襄陵》
时间: 2025-01-04 11:5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
作者:朱庸斋
红豆愁题,碧丝庸理,梨花旧苑成秋。
酒醒蓬瀛,春心尚困梢头。
莺围蝶绕相怜惯,奈繁英落尽难收。
况禁他燕影江南,空待高楼。
移情漫向湾头水,记垂杨折罢,还驻兰舟。
几换悲欢,风华少日都休。
如今久断家山梦,问伊谁共领温柔。
自消凝,寸寸鱼波,渺渺蘋洲。
白话文翻译
红豆因忧愁而写下这首诗,碧丝绳上编织着深厚的情感,梨花盛开的旧园子已然变成了秋天。酒醒后在蓬莱仙境,心中春意依然被困在树梢。黄莺围绕着蝴蝶常常互相怜惜,然而繁花落尽,难以再收集。更何况被禁锢在江南的燕子影子,只能空等高楼。情感漫漫流向湾头的水,记得曾折下的垂杨,依然停驻在兰舟上。数次经历悲欢离合,风华正茂的岁月已经不再。如今与故乡的梦已断,问问谁能与我一同感受温柔。渐渐消逝的情感,像水波般细微,渺茫如蘋洲。
注释
- 红豆:象征思念和愁苦,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碧丝庸理:指碧色丝线的编织,暗含情感的细腻。
- 梨花旧苑:指曾经美好的地方,如今已是秋天,象征旧时的美好已逝。
- 莺围蝶绕: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象征恋爱中的甜蜜。
- 燕影江南:暗指江南水乡的美丽,然而却是无奈的等待。
- 兰舟:象征着诗人的漂泊与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相结合,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因离乡而生愁,借景抒情,以表思乡之苦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以“红豆愁题”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红豆的愁苦象征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诗中“梨花旧苑成秋”则通过季节的变化,传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恋爱的甜蜜,同时又感到繁花落尽的惋惜。“莺围蝶绕相怜惯”,展现了恋爱中的温柔与依偎,但随即又转向对失去的无奈,“奈繁英落尽难收”,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力挽留。
后半部分,诗人借助江南的燕影高楼,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如今久断家山梦”,更是深切地道出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渴望。结尾的“寸寸鱼波,渺渺蘋洲”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怀念,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豆愁题:红豆象征思念,开篇即表明愁苦之情。
- 碧丝庸理:意指情感的编织,表现情感的细腻。
- 梨花旧苑成秋:旧日的美好已成回忆,暗示时间的流逝。
- 酒醒蓬瀛:醉酒后的清醒,象征对现实的反思。
- 春心尚困梢头:春天的心情仍然被束缚,暗示内心的挣扎。
- 莺围蝶绕相怜惯:描绘春日的美好与温馨的爱情。
- 奈繁英落尽难收:面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无奈。
- 况禁他燕影江南:江南燕影的美丽和无奈的等待。
- 移情漫向湾头水:情感向水面流淌,象征漂泊。
- 记垂杨折罢,还驻兰舟:回忆过去的美好,依然停留在兰舟上。
- 几换悲欢:经历多次悲欢离合,感慨万千。
- 如今久断家山梦:与故乡的梦已断,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 问伊谁共领温柔:对陪伴者的渴望和对温柔的向往。
- 自消凝:情感逐渐消逝,令人遗憾。
- 寸寸鱼波,渺渺蘋洲:细致的描写水波,象征孤独与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红豆”比喻思念之情。
- 拟人:莺与蝶的描写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如“几换悲欢,风华少日都休”,加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结合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过往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豆:思念与愁苦的象征。
- 梨花:美好与逝去的象征。
- 莺与蝶:恋爱的温柔与和谐。
- 燕影:对故乡的眷恋与无奈。
- 兰舟:漂泊与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红豆愁题”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友谊
D. 财富 -
诗中提到的“梨花旧苑成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欢愉
B.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C. 对恋情的期待
D. 对未来的希望 -
“几换悲欢,风华少日都休”中“风华”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岁月
B. 风景如画
C. 快乐的时光
D. 人生的经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庸斋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朱庸斋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情怀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 《朱庸斋诗词集》
- 《古诗词赏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