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京华访苏宇丈,北海碧鲜亭坐雨》

时间: 2025-01-06 14:45:58

远雾迷楼,浓烟压水,依稀塔影煤山。

细草摇风,萋萋隔岸生寒。

多情更奈无情雨,著几分、碧乱香残。

但凝看,愁入云中,梦断山前。

芳春不向花间住,任才人老尽,景物依然。

不觉新凉,匆匆又到吟边。

静清斋里朦胧处,是旧时、池榭栏干。

甚情迁,晚树深阴,雨后鸣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京华访苏宇丈,北海碧鲜亭坐雨
作者: 王蛰堪 〔当代〕

诗歌内容:
远雾迷楼,浓烟压水,依稀塔影煤山。
细草摇风,萋萋隔岸生寒。
多情更奈无情雨,著几分碧乱香残。
但凝看,愁入云中,梦断山前。
芳春不向花间住,任才人老尽,景物依然。
不觉新凉,匆匆又到吟边。
静清斋里朦胧处,是旧时池榭栏干。
甚情迁,晚树深阴,雨后鸣蝉。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拜访苏宇丈,坐在北海的碧鲜亭下,雨淅淅沥沥。远处的雾气迷漫了楼阁,浓烟低压着水面,隐约可以看到塔影在煤山上。细小的草在风中摇曳,隔岸生寒,满目萋萋。多情的人更奈何无情的雨,几分碧色的香气已然残留。凝视着这一切,愁绪如云般弥漫,梦也在山前断了。芳春不再停留在花间,任由才人老去,景物依旧。新凉不觉间已至,又匆匆来到吟诵的边缘。静清的书斋中有朦胧的景象,那是旧时池边栏杆。情感的迁移,傍晚树木的深阴中,雨后传来蝉鸣。

注释:

  • 高阳台:此为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抒情和怀古之感。
  • 京华:指京城,特指北京。
  • 苏宇丈: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文人雅士。
  • 碧鲜亭:亭子的名称,常用于写景和抒情。
  • 依稀塔影煤山:描绘远处的塔影与山影,意象模糊。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愁入云中:表达愁苦的情感像云一样弥漫。
  • 芳春:春天的芳香,象征美好的时光。
  • 鸣蝉:蝉鸣声,常用来表达夏日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婉约,常体现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现代,受传统诗歌影响,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北海景象,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对北京文化的理解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高阳台》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远雾迷楼,浓烟压水”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展现了雨中景致的模糊与朦胧。接着,细草在风中摇曳的描绘,则增添了一丝生机与灵动。尽管环境中充满了多情与无情的对比,诗人却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芳春不向花间住”,更是揭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的自然元素,如“塔影”、“细草”、“晚树”等,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景象。同时,诗中雨后的蝉鸣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凉的夏日气息,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体验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雾迷楼:远处的雾气笼罩着楼阁,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意境。
  2. 浓烟压水:浓烟低垂,似乎压在水面上,增强了压抑感。
  3. 依稀塔影煤山:隐约可见的塔影映衬在煤山之上,表现出一种遥远的回忆。
  4. 细草摇风:细小的草在风中摇曳,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动感。
  5. 萋萋隔岸生寒:远岸的草木繁茂,但又带着寒意,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6. 多情更奈无情雨:多情的人面对无情的雨,感到无奈。
  7. 著几分碧乱香残:碧色的香气虽残留,却已不再浓烈,暗示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8. 但凝看,愁入云中:静静凝视,愁苦如云般弥漫,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9. 梦断山前:梦境已经在山前破灭,一种失落的感觉。
  10. 芳春不向花间住:春天的芳香不再停留在花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11. 任才人老尽,景物依然:即使才子已老,周围的景物却依旧如故,显示出时间的无情。
  12. 不觉新凉,匆匆又到吟边:不知不觉中,新凉的气息已到来,诗人再次回到吟咏的边缘。
  13. 静清斋里朦胧处:安静的斋房里,一片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气氛。
  14. 是旧时池榭栏干:这是过去池边的栏杆,承载了许多回忆。
  15. 甚情迁,晚树深阴:情感在时间中迁移,傍晚的树影显得深邃。
  16. 雨后鸣蝉:雨后蝉鸣,增添了夏日的气息,形成一种悠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入云中”,将愁绪比作云,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细草在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多情更奈无情雨”,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海的雨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雾:象征迷惘与不确定性。
  • 塔影:代表过去的回忆与理想。
  • 细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柔美。
  • :象征情感的倾诉与洗涤。
  •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鲜亭”位于哪个城市? A. 上海
    B. 北京
    C. 成都
    D. 广州

  2. 诗人通过“远雾”和“浓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明朗
    B. 迷惘
    C. 欢乐
    D. 宁静

  3. “芳春不向花间住”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春天总是停留在花间
    B. 春天的美好时光已不再
    C. 花间的芳香依然
    D. 春天的气息很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抒发对国家和故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蛰堪 vs. 李白:王蛰堪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专注于细节,后者则追求壮阔。
  • 王蛰堪 vs. 杜甫:王蛰堪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致,而杜甫则更注重时事与社会的反映。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
  • 《王蛰堪诗文选》

以上内容为对《高阳台》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诗句

远雾迷楼,浓烟压水,依稀塔影煤山。下一句是什么

细草摇风,萋萋隔岸生寒。上一句是什么

细草摇风,萋萋隔岸生寒。下一句是什么

多情更奈无情雨,著几分、碧乱香残。上一句是什么

多情更奈无情雨,著几分、碧乱香残。下一句是什么

但凝看,愁入云中,梦断山前。上一句是什么

但凝看,愁入云中,梦断山前。下一句是什么

芳春不向花间住,任才人老尽,景物依然。上一句是什么

芳春不向花间住,任才人老尽,景物依然。下一句是什么

不觉新凉,匆匆又到吟边。上一句是什么

不觉新凉,匆匆又到吟边。下一句是什么

静清斋里朦胧处,是旧时、池榭栏干。上一句是什么

静清斋里朦胧处,是旧时、池榭栏干。下一句是什么

甚情迁,晚树深阴,雨后鸣蝉。上一句是什么

远雾迷楼,下一句是什么

浓烟压水,上一句是什么

浓烟压水,下一句是什么

依稀塔影煤山。上一句是什么

依稀塔影煤山。下一句是什么

细草摇风,上一句是什么

细草摇风,下一句是什么

萋萋隔岸生寒。上一句是什么

萋萋隔岸生寒。下一句是什么

多情更奈无情雨,上一句是什么

多情更奈无情雨,下一句是什么

著几分、碧乱香残。上一句是什么

著几分、碧乱香残。下一句是什么

但凝看,上一句是什么

但凝看,下一句是什么

愁入云中,上一句是什么

愁入云中,下一句是什么

梦断山前。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