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 其二
作者:萨都剌
东南风送渡淮船,
过雁声寒水接天。
落日红霞收未尽,
澹云微月出东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东南风送来顺风,作者乘船渡过淮河。伴随着寒水中传来的雁声,天际与水面融为一体。夕阳的红霞尚未完全消散,淡淡的云朵中,微微的月亮从东边升起。
注释
- 东南风:指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象征着顺利。
- 渡淮船:指渡过淮河的船,淮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
- 雁声:指大雁的鸣叫声,表现了秋天的气息。
- 寒水:指水面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得寒冷。
- 落日红霞:指夕阳落下时,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霞。
- 澹云微月:意指淡淡的云朵和微弱的月光,描绘了宁静的夜景。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九月九日,古代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萨都剌(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原为蒙古族,文采斐然,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怀和自然描写见长。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借助乘船渡淮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顺风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特有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东南风的轻柔吹拂,使得渡船的旅程变得顺畅,传递出一种惬意的情感。诗中“落日红霞收未尽”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敏感,夕阳的余晖与水面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情感在“澹云微月出东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微月的升起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期待。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透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的情怀与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南风送渡淮船:顺风送来,渡过淮河,表现了顺利的心情。
- 过雁声寒水接天:大雁的鸣叫声与寒冷的水面相连,描绘秋天的宁静和清冷。
- 落日红霞收未尽:夕阳西下,余晖未散,表现出美好景象的留恋。
- 澹云微月出东边:淡淡云朵下,微月升起,象征着夜的宁静与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东南风”、“落日红霞”、“澹云微月”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气氛和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顺风顺水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南风:象征顺利与舒适。
- 雁声: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有离别之感。
- 落日红霞:象征美好与温暖,同时也隐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 澹云微月:象征宁静与希望,为诗句增添了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风向是哪个方向?
- A. 西北风
- B. 东南风
- C. 北风
- D. 南风
-
诗中“落日红霞收未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留恋
- C. 喜悦
- D. 无奈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感悟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萨都剌的诗更具流动感,描绘了水面和船的动态,而王维则侧重于静谧的山水之美,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观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萨都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