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

时间: 2025-01-14 06:17:58

出门万水吟风叶,挈友重阳上野舟。

数月雨阴今白日,一身天地此清秋。

逐时庄菊花初放,应节村杯酒暂酬。

晚暮更催双棹返,汴州谁信有沧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出门万水吟风叶,
挈友重阳上野舟。
数月雨阴今白日,
一身天地此清秋。
逐时庄菊花初放,
应节村杯酒暂酬。
晚暮更催双棹返,
汴州谁信有沧洲。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走出家门,万水千山间吟唱着风中的落叶,带着朋友在重阳节时乘船游玩。经过几个月的阴雨,今天阳光明媚,天地之间,清新的秋天让我心旷神怡。时节正是庄稼的菊花初放,我在村里与朋友共饮美酒,互相酬酌。傍晚时分,夜色催促着我们划船返回,汴州附近的人,谁能相信那里还有广阔的沧洲呢?

注释

  •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挈友:带着朋友。
  • 数月雨阴:经过几个月的阴雨天气。
  • 应节:应时节,表示应景。
  • 村杯酒:村里的酒,指乡村的淳朴酒情。
  • 双棹:双桨,指划船时用的桨。
  • 汴州: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 沧洲:指苍茫的洲渚,这里隐喻远方的未知之地。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意在祈求健康长寿。
  • 菊花: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与重阳节相联系。
  • 汴州:汴州历史悠久,是北宋的都城,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正值清秋时节,诗人与友人一起游玩,感受自然美景和节日气氛,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梦阳的《九日诣东庄遇水则舟之同黄子符李二生》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游船场景,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出门万水吟风叶”描绘出诗人走出家门,面对广阔自然时的心境,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诗人提到“数月雨阴今白日”,通过对比,突显出秋日阳光的温暖和清新,令人心情愉悦。

中间几句则转向描绘菊花和酒席,展现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通过“应节村杯酒暂酬”表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和温暖。最后两句“晚暮更催双棹返,汴州谁信有沧洲”则通过遥远的地理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给人一种惆怅而又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在清新的秋景中交织着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出门万水吟风叶:走出门外,万水千山间吟唱着风中的叶子,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意境。
    • 挈友重阳上野舟:带着朋友在重阳节乘船游玩,表现出友情的温暖。
    • 数月雨阴今白日:经过几个月的阴雨,今天阳光明媚,反映出季节的变化。
    • 一身天地此清秋:身处天地之间,感受清新的秋天,表达诗人的心境。
    • 逐时庄菊花初放:时节正是庄稼的菊花初放,展现出秋天的特点。
    • 应节村杯酒暂酬:在村里应节而饮酒,与朋友共酬,表现出乡村生活的乐趣。
    • 晚暮更催双棹返:傍晚时分,催促着划船返回,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汴州谁信有沧洲:通过遥远的地理意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水”与“风叶”比喻自然的辽阔与美丽。
    • 对仗:句式工整,如“晚暮更催双棹返”与“应节村杯酒暂酬”形成对照。
    • 拟人:将“晚暮”拟人化,赋予催促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重阳佳节的欢愉,同时感悟到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菊花:代表着高洁、长寿和节令的象征。
  • :象征着友谊与人情的温暖。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友人同行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2. 诗中的“应节村杯酒暂酬”意指什么?

    • A. 村里的人都喝酒
    • B. 与朋友共饮,欢庆节日
    • C. 村里的酒很贵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谊的珍惜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梦阳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李梦阳则更显温婉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分析》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