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居客至以大风不遂登高因次李空同集韵》
时间: 2025-01-01 13:0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
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
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湿地上,风涛依旧未曾平息,我因病骨沉重而懒于登高。远道而来的朋友何时能再见,有多少个重阳节能够再次相聚?黄菊应当在篱笆下静静观赏,而清霜仿佛在催促镜中的倒影。当年我曾怀有凌云之志,今天却只能独自捧着茱萸,回首往昔。
注释:
字词注释:
- 泽国:指湿地或水边的地方。
- 风涛:指强烈的风和波涛。
- 病骨:形容身体虚弱,因病而疲惫。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登高节日。
- 茱萸:一种常用于重阳节的植物,象征长寿和祈福。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在古代,此节日有登高的习俗,寓意避灾消邪,象征着长寿。
- 黄菊:黄菊花在重阳节时通常被用作象征,表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深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时,诗人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登高,感慨人生无常,友人难聚,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因病无法与友人相聚的无奈与惋惜。诗的开头以“泽国风涛郁未开”描绘出湿润的环境,给人以压迫感,仿佛与诗人内心的郁闷相呼应。接着,诗人提到“病骨懒登台”,不仅说明了身体的虚弱,也是对自己无法参与节日活动的深切感受。
而“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则反映出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虽有重阳节的传统,但实际的相聚却是无比珍贵的。
最后两句“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则是对过往的自省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感情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对友谊、梦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国风涛郁未开:描绘了一个湿润的环境,暗含风浪未平,情绪低落。
- 长缘病骨懒登台:因病而懒于登高,表现出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无奈。
- 无期远客还能至:对远方友人的期盼,反映出孤独感。
- 有几重阳得再来:质疑重阳节的相聚机会,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黄菊自应篱下看:黄菊是重阳节的象征,表示对节日的思念。
- 清霜如为镜中催:清霜的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催促。
- 当年空负凌云气:对过去志向的自责,未能实现理想。
- 独把茱萸首重回:重阳节的传统,回首往昔,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霜如为镜中催”比喻时间流逝的无情。
- 对仗:如“无期远客”和“有几重阳”,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涛:象征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烦躁。
- 黄菊:代表重阳节的习俗,寓意长寿与团圆。
- 茱萸:象征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登高?
A. 身体虚弱
B. 忙于工作
C. 天气恶劣 -
黄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长寿和团圆
C. 忧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写登高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重阳节的相关诗作,表达对节日的珍惜。
诗词对比:
陆深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深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怀念,而李白则展现豪情壮志与对生活的热爱。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陆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