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昭君怨 潼关送别兰姊
作者:陈逸云 〔近代〕
原文展示
薄暮归鸦飞急。古柳萧疏凝碧。回首灞桥边。雾如烟。一曲歌声凄切。惆怅骊山明月。珍重各西东。几时逢。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归来的乌鸦急匆匆地飞回。古老的柳树稀疏地立在那里,映衬着青色的天空。回首望向灞桥边,雾气如烟般飘渺。一曲悲伤的歌声在耳边回荡,让人感到惆怅的骊山明月。珍重吧,彼此在东西方各自分离,不知何时再相聚。
注释
- 薄暮:指傍晚,黄昏时分。
- 归鸦:归来的乌鸦,常用来象征思乡和离别。
- 古柳:古老的柳树,柳树常与离别、思念联系在一起。
- 灞桥:指灞桥,位于西安附近,是著名的离别之地。
- 骊山:骊山位于陕西省,是古代的名山,常与月亮、思念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以其清丽的笔触和深情的情感著称。其诗歌常反映离愁别绪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情的珍重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昭君怨 潼关送别兰姊》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通过乌鸦、古柳、灞桥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又凄美的气氛。诗中的“薄暮归鸦飞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情感充沛、即将离别的场景。乌鸦作为归来的象征,既表现了归属感又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回首灞桥边,雾如烟”,这句充满画面感的描绘,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离别时的迷离与无奈。诗人在这里运用“雾如烟”的比喻,突显了环境的模糊,也暗示了离别后两人心中那种难以言表的思念和不安。接下来的“一曲歌声凄切”,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悲切的歌声如同对彼此感情的呼唤,让人倍感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反映了离别的苦涩与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暮归鸦飞急:傍晚时分,乌鸦归来,表达了急促和匆忙的离别情绪。
- 古柳萧疏凝碧:古老的柳树稀疏,树影在青色的天空下,渲染出一种空旷与孤独。
- 回首灞桥边:回望灞桥,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
- 雾如烟:雾气如烟一般飘渺,象征着模糊不清的思绪和惆怅的心情。
- 一曲歌声凄切:悲切的歌声在耳边回荡,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惆怅骊山明月:在骊山的明月下,诗人感到无比惆怅。
- 珍重各西东:珍重彼此,各自朝西和东去,象征着两人各自的生活轨迹。
- 几时逢:不知何时再相逢,表达了对重聚的期待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雾如烟”,用雾来比喻思绪的模糊。
- 拟人:歌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离别的感伤更为鲜明。
- 对仗:如“珍重各西东”,展现了诗句的工整与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朋友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重聚的希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人间真情与友情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归属和思念。
- 古柳:象征离愁与孤独。
- 灞桥:离别的象征,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 骊山明月:象征纯洁的思念与遥远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暮”指哪一时段?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晚上
-
“雾如烟”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视线清晰
- B. 思绪模糊
- C. 天气晴朗
- D. 自然景色美丽
-
诗中的离别情绪主要通过哪些意象体现?
- A. 自然景色
- B. 动物
- C. 人物
- D. 历史事件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
- 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情感同样深厚,但风格更为豪放。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远大的抱负,情感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