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时间: 2025-01-01 17:43:57

只有人间秋半,一尺横波连断。

何处野禽声,月空明。

昨夜梦回无语,枕上残灯如许。

犹忆两依依,去年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只有人间秋半,一尺横波连断。何处野禽声,月空明。昨夜梦回无语,枕上残灯如许。犹忆两依依,去年时。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人间的秋季正好一半,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被切断了。哪里传来野禽的鸣叫,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荡的夜空。昨夜我梦回故地,却无话可说,枕边的残灯还留着光影。依稀记得去年那依依不舍的情景。

注释:

  • 人间秋半:指的是人间的秋天已经过了一半,暗示时光的流逝。
  • 一尺横波连断:描绘水面波光的景象,似乎被切断,表达一种断裂的感受。
  • 野禽声:指的是野外的鸟鸣声,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月空明:形容夜空中明亮的月光,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 昨夜梦回无语:昨夜梦中回到往昔,却无言以对,表达了对往事的沉默与惆怅。
  • 枕上残灯如许:意指枕边的灯光已经暗淡,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犹忆两依依,去年时:提到过去的依恋与眷恋,强调了对往事的怀念。

典故解析:

  • 昭君怨:昭君是王昭君的简称,她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因被送往匈奴和亲而远离故土,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愤。本诗的标题暗示了对失去的爱情和乡愁的深切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富有哲理性,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秋冬交替的时节,常引发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和感慨。

诗歌鉴赏:

《昭君怨》展现了浓厚的思乡与怀旧情感。开头的“只有人间秋半”,巧妙地引入了季节的意象,秋季总是与萧瑟、孤寂相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一尺横波连断”则通过视觉意象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断裂与失落。诗中“何处野禽声,月空明”,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宁静图景,野禽的鸣叫打破了寂静,令人感到一丝生机,但同时又增添了孤独感。

“昨夜梦回无语”则是情感的高潮,梦中回到往昔却无言以对,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而“枕上残灯如许”则是对孤独的直白描绘,残灯的光影仿佛映照着内心的孤寂。最后的“犹忆两依依,去年时”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抒发了对昔日情感的眷恋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类对爱情、乡愁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有人间秋半:通过季节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2. 一尺横波连断:水波如断,象征内心的失落与断裂感。
  3. 何处野禽声,月空明:自然界的声音与光景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4. 昨夜梦回无语:梦境的回归让人对往事感到无言。
  5. 枕上残灯如许:灯光暗淡,象征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
  6. 犹忆两依依,去年时: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的缠绵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半”比喻人生的某一阶段,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情景交融。
  • 对仗:如“月空明”和“野禽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与对失去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萧瑟、孤独与思念。
  • 水波:象征流逝的时间与内心的波动。
  • 月光:象征清冷、孤独的夜晚。
  • 残灯:象征生活的孤寂与暗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的“残灯”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希望
    • B) 生活的孤寂
    • C) 过去的辉煌
    • D) 自然的美好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爱情的欢愉
    • B) 对失去的怀念与孤独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秋天
  2. B) 生活的孤寂
  3. B) 对失去的怀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昭君怨》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昭君怨》更侧重于情感的缠绵与对过去的怀念,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直白思念,情感表现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王昭君与她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