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时间: 2025-01-01 12:11:22

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

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

白云心自远,沧海意相亲。

何事须成别,汀洲欲暮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
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
白云心自远,沧海意相亲。
何事须成别,汀洲欲暮春。

白话文翻译:

金陵(南京)已然荒废,函谷关又被烟尘笼罩。
依然能看到南朝的明月,它照耀着京城的人们。
白云在心中自远离,沧海的情怀却彼此相近。
为什么非得分离呢?汀洲(河洲)正值暮春时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意指城市的繁华与衰落。
  • 芜没:荒废、消失的意思。
  • 函谷:指函谷关,是古代的重要关隘。
  • 南朝:指南朝时期的历史,分为刘宋、齐、梁、陈等。
  • 汀洲:汀洲是指水边的洲滩,通常用来描绘水边的景色。
  • 欲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

典故解析:

  • 南朝月:南朝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历史时期,诗中提到的“南朝月”象征着历史的记忆与延续。
  • 函谷:函谷关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代表着边关的险要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0年-约780年),字景文,号宗己,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其诗作多关注人生哲理与情感,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外出游历时,可能是在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刘长卿的《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金陵和函谷的变化,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城市的废弃,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首联“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便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大环境的萧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而“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则通过月亮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月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接下来,诗人以“白云心自远,沧海意相亲”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了对于遥远与亲近的辩证关系,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牵挂。

最后两句“何事须成别,汀洲欲暮春”则是对离别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不舍,春天的暮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当下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刘长卿深沉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陵已芜没:金陵的繁华已经消逝,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2. 函谷复烟尘:函谷关也被烟尘笼罩,反映出战乱的影响。
  3. 犹见南朝月:依旧能见到南朝的明月,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4. 还随上国人:月亮照在上国(指北方)的人民身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5. 白云心自远:白云在心中却显得遥远,表达一种孤独感。
  6. 沧海意相亲:沧海的情感却又紧密相连,体现人们之间的情谊。
  7. 何事须成别:为何一定要分别?表达出对离别的疑惑和不解。
  8. 汀洲欲暮春:汀洲正值春末,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金陵的衰败与南朝月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历史的变迁。
  • 意象:月亮、白云、沧海等意象相互交织,丰富了情感层次。
  • 排比:诗中多次运用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与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对友人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主题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象征着繁华与衰落。
  • 南朝月:代表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沧海: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与人际间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陵已芜没”中“芜没”是什么意思? A. 繁华
    B. 荒废
    C. 繁茂

  2. 诗中提到的“南朝月”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历史
    C. 忧伤

  3. “何事须成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疑惑与不舍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在这首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的结合,展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与刘长卿的诗相比,王维更加强调自然对情感的衬托。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通过对草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两者在表达离别的情感上均有共鸣,但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