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白话文翻译:
在浔阳的阮咸宅前,竹林如同九条河流环绕。
花岛高得像波浪,云峰远得似天空。
江水的声音从南边的小巷传来,海的气息飘入东边的田野。
今天这位才子就要离去了,心中对风浪的思绪渐渐渺远。
注释:
- 阮咸宅:指阮咸的住所,阮咸是东晋时期的名士。
- 九派:指九条江流,形容水流环绕的景象。
- 花屿:花岛,指点缀在水面上的小岛,形似花朵。
- 江声:江水的声音,描绘出自然的宁静。
- 海气:海的气息,指海洋的湿气和气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阮咸”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士人,代表了文人雅士的生活。诗人以阮咸宅为背景,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山水自然及人际情感,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日,诗人送别好友沈赞府归浔阳,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不舍,同时也描绘了浔阳的美丽景色,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是一首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浔阳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与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开头以“浔阳阮咸宅”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雅致的氛围,给人以宁静的遐想。接下来的“九派竹林前”,将竹林的环绕与水流的动感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周围的自然环境。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花岛如波浪般起伏,云峰则仿佛遥远的天空,寓意着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同时,这种壮丽的景象与即将离去的才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两句“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不仅传达了江水与海洋气息的交融,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才子的离去,令诗人感到风涛的思绪渐渐遥远,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 描绘了浔阳的阮咸宅,环境优美,竹林如水流环绕。
-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 花岛高耸,像波浪一样起伏;云峰则遥远如天,意象壮观。
-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 江水的声音从南方的小巷传来,海洋的气息飘入东边的田野,描绘出自然的气息。
-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 君子即将离去,内心对未来的思绪渐渐模糊,表达了惜别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屿高如浪”与“云峰远似天”,通过比喻增强景物的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展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分析:
- 浔阳: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竹林:象征着清雅与文人气质。
- 花屿与云峰:象征着理想与远方。
- 江声与海气: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阮咸”是谁? a) 唐代诗人
b) 东晋时期名士
c) 宋代文人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竹林
b) 高山
c) 花屿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 b) 东晋时期名士
- b) 高山
- b)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壮志与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自然景色寄托离愁,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