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李端诗)》

时间: 2025-01-01 14:27:29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中峰的住处感到自得,深林之中也如同在闭关修炼。
经历了一个秋天,没有访客来访,夜晚时偶尔有僧人归来。
暗涧传来微弱的泉水声,荒凉的山岗上树影悠闲。
高高的窗外无法眺望,满天的星月映衬着空旷的山野。

注释:

  • 自得:自得其乐,享受自己的生活。
  • 闭关:隐居,专心修行。
  • 经秋:经过整个秋季。
  • 有僧还:有僧人返回,指夜晚时分偶尔有僧人归来。
  • 暗涧:幽静的小溪流。
  • 泉声小:泉水的声音很轻。
  • 荒冈:荒凉的山岗。
  • 高窗不可望:高高的窗户无法眺望远方的景色。
  • 星月满空山:星星和月亮布满了空旷的山野。

典故解析:

“闭关”常用于道教和佛教中,指隐居修行,远离世俗的喧嚣,以求内心的宁静和灵性的提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隐居的环境中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开头的“自得中峰住”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所处环境的满意与自得,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深林的“闭关”意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独处的向往。

“经秋无客到”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体验的孤独,然而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入夜有僧还”则为这份孤独增添了一丝生动,虽有僧人归来,但仍然是少数,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寂静。

诗中“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描绘了自然景色的静谧,泉水声细微,树影摇曳,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则将视野的局限与自然的广阔形成对比,尽管无法眺望远方,却在满天星月中感受到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沉静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得中峰住:自得其乐于中峰山居。
  2. 深林亦闭关:深林中也如同在闭关修炼。
  3. 经秋无客到:经过整个秋季无人拜访。
  4. 入夜有僧还:夜晚时偶尔有僧人归来。
  5. 暗涧泉声小:幽静的小溪流泉水声微弱。
  6. 荒冈树影闲:荒凉的山岗树影摇曳悠闲。
  7. 高窗不可望:高窗外的景色无法眺望。
  8. 星月满空山:满天的星月照耀着辽阔的山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暗涧泉声小”和“荒冈树影闲”形成对称。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泉声、树影、星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中峰:象征高洁与隐逸。
  2. 深林:隐喻宁静与闭关。
  3. 泉声:象征自然的细腻与恬静。
  4. 星月:象征广阔与神秘的宇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C. 对城市生活的描绘

  2. “暗涧泉声小”中的“暗涧”指的是什么? A. 大河
    B. 小溪流
    C. 湖泊

  3. 诗中有哪些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宁静? A. 星月
    B. 人群
    C. 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着重于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孟浩然《春晓》: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风格较为明快,意象生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