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陈伟 〔当代〕
绿快红怡独我闲,倚栏沉醉枕云山。
楼头风雨愁千缕,杯底龙蛇惑一团。
蛙鼓尽,短檠寒。镜花摇艳不堪攀。
当年绮梦飘零后,宛在晶晶草露间。
白话文翻译:
独自一人,闲适地倚在栏杆上,醉心于这如云的山色,眼前的绿树与红花都显得格外怡人。楼顶的风雨愁绪如千缕丝线缠绕,而杯底的酒水如龙蛇般迷惑着我的心。蛙鸣声已停止,短暂的灯火也显得寒冷。镜中花影摇曳,鲜艳得让人不忍去攀摘。往年那些美丽的梦在纷纷飘零之后,现在仿佛只在晶莹的草露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快红怡:形容绿树和红花,生机勃勃,令人愉悦。
- 倚栏:依靠栏杆,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沉醉:陶醉于美景,忘却烦恼。
- 楼头:指楼顶。
- 愁千缕:愁绪如千根丝线,形容愁苦的繁杂。
- 杯底:酒杯的底部,意指酒的残余。
- 龙蛇惑:形容酒的迷惑性,像龙与蛇一样神秘。
- 蛙鼓尽:指蛙声已停。
- 短檠寒:短小的灯火变得冷清。
- 镜花:镜中花影,象征虚幻之美。
- 晶晶草露:形容清晨草地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典故解析:
- 镜花水月:形容美好的幻影或虚无的东西,暗喻梦境和现实的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伟,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表现闲适与愁绪交织的诗歌。首联“绿快红怡独我闲”中,诗人以绿色的树木和红色的花朵来描绘自然之美,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倚栏而坐,沉醉于自然的怀抱,似乎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然而,接下来的“楼头风雨愁千缕”则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愁绪缠绕,正如秋雨绵绵,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在中间部分,诗人采用“杯底龙蛇惑一团”的比喻,暗示酒的迷惑与醉后之情,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酒杯中的残留,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非沉溺于虚无的幻影。
结尾两句“当年绮梦飘零后,宛在晶晶草露间”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带着淡淡的忧伤。诗人用“晶晶草露”来象征那些纯净而美好的记忆,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快红怡独我闲: 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到愉悦与闲适。
- 倚栏沉醉枕云山: 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欣赏云山的美景,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 楼头风雨愁千缕: 风雨带来的愁绪如千丝万缕,暗示心中的忧虑与烦恼。
- 杯底龙蛇惑一团: 酒杯底部的酒让人感到迷惑,如同龙蛇般复杂而神秘。
- 蛙鼓尽,短檠寒: 蛙声已停止,灯光变得冷清,暗示夜晚的孤寂。
- 镜花摇艳不堪攀: 镜中花影摇曳,美丽得让人不忍去摘,强调虚幻之美。
- 当年绮梦飘零后: 追忆往年美好的梦境,感叹时光的流逝。
- 宛在晶晶草露间: 美好记忆如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带有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杯底龙蛇惑”将酒比作龙蛇,传达出酒的迷人和复杂。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蛙鼓尽,短檠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愁绪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快红怡: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 云山: 象征宁静与遥远的理想境地。
- 风雨: 代表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安。
- 酒: 象征迷惑与醉生梦死。
- 蛙声: 代表大自然的声音,暗示宁静的夜晚。
- 镜花: 代表虚幻的美好,象征梦与现实的对比。
- 草露: 象征纯净的回忆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快红怡”意指:
A. 绿树与红花
B. 风雨交加
C. 酒的迷惑 -
“杯底龙蛇惑”中的“龙蛇”主要象征:
A. 迷惑与复杂
B. 强烈的情感
C. 自然的美 -
诗中提到“镜花”,它主要表现了:
A. 现实的美
B. 虚幻的美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伟的《鹧鸪天》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融,而李白则在酒中表达对人生的孤独与豪情。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词精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今诗词的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