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台诗 班固 〔两汉〕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帝勤时登。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庑。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白话文翻译:
于是建造了灵台。灵台已经高耸。皇帝勤勉地登临。于是考察吉祥的征兆。日月星辰的光辉普照。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序排列。和煦的吉祥之风吹拂。绵绵的甘霖滋润。百谷茂盛。各种草木繁茂。屡屡迎来丰收年。皇帝因此欢乐无比。
注释:
- 灵台:古代帝王观测天文气象的台。
- 崇:高耸。
- 帝勤时登:皇帝勤勉地登临。
- 爰考休征:于是考察吉祥的征兆。
- 三光:指日、月、星。
- 宣精:普照。
- 五行:金、木、水、火、土。
- 习习祥风:和煦的吉祥之风。
- 祁祁甘雨:绵绵的甘霖。
- 百谷蓁蓁:百谷茂盛。
- 庶草蕃庑:各种草木繁茂。
- 屡惟丰年:屡屡迎来丰收年。
- 于皇乐胥:皇帝因此欢乐无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班固的文学作品以史传文学为主,其诗文风格典雅,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灵台诗》描绘了皇帝勤政爱民,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诗中通过灵台的建造和皇帝的勤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诗歌鉴赏:
《灵台诗》通过描绘灵台的高耸和皇帝的勤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诗中“三光宣精”、“五行布序”等词句,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等意象,描绘了和煦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乐。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 于是建造了灵台。灵台已经高耸。
- 解析:灵台是古代帝王观测天文气象的台,这里象征着皇帝的勤政和对国家的关怀。
-
帝勤时登。爰考休征。
- 皇帝勤勉地登临。于是考察吉祥的征兆。
- 解析:皇帝勤勉地登临灵台,考察吉祥的征兆,体现了皇帝的勤政和对国家的关怀。
-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 日月星辰的光辉普照。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序排列。
- 解析:三光宣精和五行布序,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 和煦的吉祥之风吹拂。绵绵的甘霖滋润。
- 解析:习习祥风和祁祁甘雨,描绘了和煦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乐。
-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
- 百谷茂盛。各种草木繁茂。
- 解析:百谷蓁蓁和庶草蕃庑,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乐。
-
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 屡屡迎来丰收年。皇帝因此欢乐无比。
- 解析:屡惟丰年和于皇乐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比喻和煦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
- 拟人:“三光宣精”、“五行布序”拟人化地描述了日月星辰的光辉和五行的有序排列。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习习祥风”对“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对“庶草蕃庑”。
主题思想:
《灵台诗》通过描绘灵台的高耸和皇帝的勤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诗中通过对天文地理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和煦气候和丰沛雨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台:象征着皇帝的勤政和对国家的关怀。
- 三光:象征着日月星辰的光辉。
- 五行:象征着金木水火土的有序排列。
- 习习祥风:象征着和煦的气候。
- 祁祁甘雨:象征着丰沛的雨水。
- 百谷蓁蓁:象征着丰收的景象。
- 庶草蕃庑:象征着各种草木的繁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台诗》的作者是: A. 班固 B. 司马迁 C. 杜甫 D. 李白
-
诗中的“三光”指的是: A. 日、月、星 B. 金、木、水 C. 火、土、风 D. 雨、雪、霜
-
诗中的“五行”指的是: A. 金、木、水、火、土 B. 日、月、星、风、雨 C. 春、夏、秋、冬、中 D. 东、南、西、北、中
-
诗中的“习习祥风”象征着: A. 和煦的气候 B. 猛烈的台风 C. 寒冷的北风 D. 干燥的沙漠风
-
诗中的“祁祁甘雨”象征着: A. 丰沛的雨水 B. 猛烈的暴雨 C. 寒冷的霜冻 D. 干燥的沙漠风
答案:
- A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汉书》:班固的史学巨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 《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与《汉书》并称为中国史学的双璧。
诗词对比:
- 《灵台诗》与《史记》中的《天官书》对比,两者都涉及天文地理的内容,但《灵台诗》更注重表达皇帝的勤政和对国家的关怀,而《天官书》则更注重对天文地理的详细描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书》:班固著,了解班固的史学思想和文学风格。
- 《史记》:司马迁著,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