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诗》

时间: 2025-01-19 20:06:38

于昭明堂。

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

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

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

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

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

允怀多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谁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猗与缉熙。允怀多福。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明堂中,明堂非常明亮。圣皇举行宗祀,庄重而辉煌。上帝享受宴飨,五位神灵按时序排列。谁能与之相配?是世祖光武帝。普天下的人们,各尽其职。多么美好啊,光明正大,确实带来了许多福祉。

注释:

  • 于昭:在明亮之中。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等大典的宫殿。
  • 孔阳:非常明亮。
  • 圣皇:指皇帝。
  • 宗祀:宗庙祭祀。
  • 穆穆煌煌:庄重而辉煌。
  • 上帝宴飨:上帝享受祭祀。
  • 五位时序:指五方神灵按时序排列。
  • 世祖光武: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 普天率土:普天下的人们。
  • 各以其职:各尽其职。
  • 猗与缉熙:美好而光明正大。
  • 允怀多福:确实带来了许多福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他的文学作品多以史传文学为主,风格严谨,语言典雅。这首《明堂诗》是他在东汉时期创作的,用以赞颂光武帝刘秀的功绩和明堂的庄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光武帝刘秀重建汉室,建立东汉后,为了赞颂其功绩和明堂的庄严而创作的。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神圣。

诗歌鉴赏:

这首《明堂诗》通过描绘明堂的明亮和庄严,以及光武帝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光武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诗中“穆穆煌煌”形容明堂的庄重辉煌,“上帝宴飨”则暗示了祭祀的隆重和神圣。光武帝作为“世祖”,其功绩被赞颂为能与上帝相配,显示了其在作者心中的崇高地位。最后,“普天率土,各以其职”表达了国家秩序井然,人民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整首诗语言庄重,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了班固作为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深厚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于昭明堂”:在明亮的明堂中,明堂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神圣。
  2. “明堂孔阳”:明堂非常明亮,强调其庄严和辉煌。
  3. “圣皇宗祀”:圣皇举行宗祀,宗祀是古代帝王的重要仪式。
  4. “穆穆煌煌”:庄重而辉煌,形容明堂的气氛。
  5. “上帝宴飨”:上帝享受祭祀,暗示祭祀的隆重和神圣。
  6. “五位时序”:五方神灵按时序排列,显示祭祀的秩序和庄严。
  7. “谁其配之”:谁能与之相配,暗示光武帝的伟大。
  8. “世祖光武”: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其功绩被赞颂。
  9. “普天率土”:普天下的人们,强调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
  10. “各以其职”:各尽其职,显示国家秩序井然。
  11. “猗与缉熙”:美好而光明正大,形容国家的繁荣和光明。
  12. “允怀多福”:确实带来了许多福祉,表达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穆穆煌煌”比喻明堂的庄重辉煌。
  • 拟人:“上帝宴飨”将上帝拟人化,享受祭祀。
  • 对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对仗工整,显示秩序和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光武帝的功绩和明堂的庄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稳定的祝愿。通过描绘明堂的明亮和庄严,以及光武帝的伟大,诗中传达了对国家权威和神圣的敬仰,以及对国家秩序和人民团结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堂:象征国家的权威和神圣。
  • 圣皇:指皇帝,象征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上帝:象征神圣和权威。
  • 五位时序:象征祭祀的秩序和庄严。
  • 世祖光武:象征国家的开创者和伟大领袖。
  • 普天率土: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明堂”是指什么? A. 古代帝王举行祭祀、朝会等大典的宫殿 B. 古代帝王的居所 C. 古代帝王的陵墓 答案:A

  2. 诗中的“世祖光武”是指谁? A. 汉武帝 B. 光武帝刘秀 C. 汉高祖刘邦 答案:B

  3. 诗中的“穆穆煌煌”形容的是什么? A. 明堂的庄重辉煌 B. 光武帝的威严 C. 上帝的宴飨 答案:A

  4. 诗中的“上帝宴飨”暗示了什么? A. 祭祀的隆重和神圣 B. 光武帝的宴会 C. 明堂的明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东都赋》班固
  • 《西都赋》班固

诗词对比:

  • 《明堂诗》与《东都赋》、《西都赋》:班固的其他作品也多以赞颂国家繁荣和帝王功绩为主题,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书》班固
  • 《东汉文学史》
  •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