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孝若携伎饮长桥上同诸从踏月歌》
时间: 2025-01-19 14:4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暑夜孝若携伎饮长桥上同诸从踏月歌
明月满地寒如霜,踏歌出门气扬扬。
登桥仰面天苍茫,千峰万峰挂女墙。
酒星客星为低昂,老夫兴好君相当。
阿浑阿咸底复狂,袒跣大叫呼索郎。
长须仡仡催行觞,甘瓜碧藕压酒浆。
其时妖冶谁为将,黄衫宕子青楼倡。
绛纱引出差饬妆,氍毹狼籍脂泽芗。
娇歌忽转妩媚娘,前溪采菱音旋亡。
入宫变徵吾未遑,坐来白露涂衣裳。
鬓毛刁骚肌骨凉,乌栖月黑还洞房。
博山烟灭灯无光,蟋蟀当户逼人床。
欢乐继之慨以慷,悄然无寝夜未央,
徘徊中庭何所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地面,寒冷如霜,踏歌而出,心情昂扬。
登上桥,仰望苍茫的天空,千山万岭像女墙一样悬挂。
星星闪烁,酒星和客星交替,老者兴致勃勃,你也相当。
阿浑和阿咸再次狂欢,赤脚大叫着呼唤哥哥。
长须飘扬,催促着酒杯,甘瓜和碧藕压着酒浆。
此时妖艳的美人是谁?黄衫的公子是青楼的歌女。
绛纱引出精致的妆容,氍毹上满是脂粉的香气。
娇媚的歌声忽然转为妩媚,前溪采菱的声音似乎消失了。
进入宫中,变换乐曲,我却无暇顾及,坐下来白露沾湿了衣裳。
鬓发凌乱,肌肤清凉,黑夜中乌鸦回巢。
博山的香烟熏灭,灯光黯淡,蟋蟀在门口逼人入睡。
欢乐之后,心中感慨,夜色悄然无眠,夜已深,
徘徊在庭院中,不知在期待什么。
注释:
字词注释:
- 阿浑、阿咸:多指年轻人或者朋友,语气亲昵。
- 袒跣:赤裸脚,形容轻松随意的状态。
- 氍毹:一种华丽的地毯,常用于装饰。
- 徵:古代乐曲名,此处指音乐调子。
典故解析:
- 黄衫宕子:可解为身着黄色衣服的公子,通常与青楼女子相关,暗示夜生活的繁华。
- 蟋蟀当户: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夜的寂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梦旸,明代诗人,以其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夏夜,诗人与朋友们在长桥上饮酒作乐,描绘了当时的欢乐气氛与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夏夜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的开头以“明月满地寒如霜”引入,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但随即转为“踏歌出门气扬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激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通过对桥上饮酒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尤其是“阿浑阿咸底复狂,袒跣大叫呼索郎”一联,生动描绘了朋友之间的亲密与欢乐,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此外,诗中提到的“妖冶”、“黄衫宕子”等意象,增添了夜晚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最后,诗的尾声“徘徊中庭何所望”,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思考,提醒人们在欢乐的背后,仍需关注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在愉悦与思索之间游走,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满地寒如霜:描绘了夜晚清冷的月光,给人一种清晰而宁静的氛围。
- 踏歌出门气扬扬:表现出欢快的情绪,踏歌而出,彰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千峰万峰挂女墙:描绘了山峦与天空的壮丽景色,仿佛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
- 老夫兴好君相当:暗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彼此心意相通。
- 娇歌忽转妩媚娘:提到歌女,增添了夜晚的浪漫色彩,反映出社交生活的丰富多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满地寒如霜”,将月光比作霜,增强了寒冷的感觉。
- 拟人:如“蟋蟀当户逼人床”,让蟋蟀具有人性化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索,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洒脱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宁静与美好,常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酒星、客星:象征欢愉的气氛,与饮酒的情景相呼应。
- 黄衫、青楼:代表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的风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浑、阿咸”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妇女
C. 老人
答案:A -
“月黑还洞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思念
答案:B -
诗中“徘徊中庭何所望”表示了诗人内心的? A. 幸福
B. 期待
C. 失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吴梦旸与李白在描写月夜场景上均有独特的风格,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吴梦旸则更注重人情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