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孝若湖上作》

时间: 2025-01-19 15:28:33

浩眇湖之阳,信为子所止。

氛浊一以屏,冲襟净于水。

凉风四面来,暝色从中起。

茫茫触无情,情来莫为理。

宁以终古怀,委之波靡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浩眇湖之阳,信为子所止。
氛浊一以屏,冲襟净于水。
凉风四面来,暝色从中起。
茫茫触无情,情来莫为理。
宁以终古怀,委之波靡靡。

白话文翻译:

在辽阔的湖面上,确实是你所停留的地方。
浮云浑浊如屏障,然而我的心境却清澈如水。
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傍晚的暮色在其中升起。
无情的世界让我感到迷茫,情感的潮流又让我无从理会。
宁愿以永恒的怀念,把一切都交给这波涛汹涌的水面。

注释:

  • 浩眇:浩瀚而渺小,形容湖面广阔而空旷。
  • 信为子所止:确实是你所停留的地方,暗指与某人相关的情感或记忆。
  • 氛浊:雾气或云层浑浊。
  • 冲襟净于水:形容心境清净,像湖水一样清澈。
  • 暝色:傍晚的昏暗色彩。
  • 茫茫触无情:迷茫的状态让人感到无情与孤独。
  • 委之波靡靡:将情感和怀念托付给波浪,形容无奈与放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梦旸,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其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湖上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孝若湖上作》以湖面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的感悟。全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开篇以“浩眇湖之阳”引入,湖面的辽阔与空旷象征着人生的广阔与无尽,接着“信为子所止”则暗示了情感的寄托和依附。诗人通过对湖水的描写,将自身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内外相映的意境。

“氛浊一以屏”的意象,表现了外界的浑浊与内心的清净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随之而来的凉风与昏色,更是增强了诗中的感伤氛围。最后几句“茫茫触无情,情来莫为理”道出了诗人对情感无常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呼唤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内心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情感的深刻洞察,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浩眇湖之阳:描绘湖面辽阔,暗示人生的广袤。
  2. 信为子所止:强调情感的寄托与依赖。
  3. 氛浊一以屏:外界环境的浑浊如屏障,影响心境。
  4. 冲襟净于水:内心的清净与湖水的纯净相呼应。
  5. 凉风四面来:凉风的到来增添了诗的动感与氛围。
  6. 暝色从中起:傍晚的色彩带来了一种静谧的情感。
  7. 茫茫触无情:表达内心的迷茫与无情的世界。
  8. 情来莫为理:情感的来去如同波浪,难以捉摸。
  9. 宁以终古怀:宁愿怀着永恒的思念。
  10. 委之波靡靡:将一切交给波涛,表现出无奈与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心境,表达内心的清净。
  • 对仗:如“凉风四面来,暝色从中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情感被赋予了波浪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自然与情感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湖面与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呼唤着内心的宁静与释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广阔与无限的可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象征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
  • 暝色: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波浪:象征情感的起伏与不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情感的追忆与思考
    • C. 对人生的无奈
  2. “氛浊一以屏”中的“屏”指的是什么?

    • A. 屏风
    • B. 屏障
    • C. 屏幕
  3. 诗中提到的“凉风”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清凉与宁静
    • C. 凄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 吴梦旸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吴梦旸更多地表现内心的孤独,而苏轼则通过壮阔的景象表达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清新细腻与豪放壮丽的不同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