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朔雪尊前乱,西风马上骄。
胡笳中夜起,不似广陵箫。
白话文翻译: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在酒杯前显得杂乱无章;
西风吹拂,骏马奔腾,显得骄傲而自由。
胡笳在夜间的乐声中响起,听起来却不如广陵的箫声动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朔雪:指北方的雪,常用来形容寒冷的气候。
- 尊前:指酒杯前,古人常用“尊”指代酒器。
- 西风:指从西方吹来的风,通常代表秋冬季节,常带来寒冷。
- 胡笳:一种古老的乐器,起源于胡人,音色悲凉。
- 广陵箫:指广陵地区的箫,一种优美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柔美的情感。
典故解析:
-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因其音乐文化繁盛而著称,广陵箫常用来象征优美的音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臣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敏锐的观察力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送别朋友,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友人的眷恋以及对音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交氛围和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一》是宗臣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冬日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朔雪尊前乱”描绘了寒冷的冬雪与酒杯的混乱,暗示了寒冬的凛冽与送别的伤感。次句“西风马上骄”则通过西风和奔腾的骏马,表现了自由与豪情,似乎在提醒朋友在外要勇敢追求自由的人生。
后两句“胡笳中夜起,不似广陵箫”形成对比,前者是北方的乐器,音调悲凉,后者则是广陵的箫,音色悠扬,充满了温柔与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也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整体而言,诗在寒冷的冬夜中传达出温暖的人情味,既有送别的惆怅,又不乏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雪尊前乱:北方的雪花在酒杯前纷飞,突显了送别的场景与寒冷的氛围。
- 西风马上骄:西风吹拂,骏马在奔腾,表现了自由与豪放的情怀。
- 胡笳中夜起:夜晚中胡笳的乐声响起,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忧伤。
- 不似广陵箫:胡笳的音色与广陵箫相比显得苍凉,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胡笳”和“广陵箫”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与深度。
- 意象:雪、风、马、乐器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生动的送别场景。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冬日的寒冷、奔腾的骏马和乐器的对比,传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展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朔雪:象征寒冷、孤独。
- 西风:象征自由、豪放。
- 胡笳:象征悲伤、遗憾。
- 广陵箫:象征优美、温暖。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画面感,还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朔雪”是指什么季节的雪?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西风马上骄”中的“骄”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自豪
- C. 羞愧
-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胡笳”和“广陵箫”分别代表了怎样的音乐风格?
- A. 悲凉与温柔
- B. 激昂与沉重
- C. 欢乐与忧伤
- D. 轻柔与急促
答案:
- D. 冬天
- B. 自豪
- A. 悲凉与温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宗臣的《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一》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但王之涣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生的豪情,而宗臣则通过音乐与冬季的意象,传达了更多的惆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宗臣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