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月词
作者:董纪 〔明代〕
画堂红影摇银烛,
绣幕围春香馥馥。
晚妆着意新梳沐,
梨花月上阑干曲。
阑干曲,扫花阴。
氍毹席地朝月拜,
夜夜愿得长如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美丽景象。画堂中红色的影子随着银烛摇曳,绣帷围绕着,春天的香气扑鼻而来。晚妆精心打扮,刚刚梳理好头发,梨花似的明月在栏杆上轻轻弯曲。栏杆如曲,扫去花影。铺上氍毹,席地朝月拜,夜夜都希望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时光。
注释
- 画堂:指装饰华丽的房间。
- 红影:红色的影子,形容烛光的柔和。
- 银烛:银色的蜡烛,象征光明。
- 绣幕:绣花的帷幕,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晚妆:晚上的妆容,强调精致。
- 梨花月:比喻明亮的月亮,像梨花般洁白。
- 阑干曲:比喻栏杆弯曲的样子。
- 氍毹:一种地毯,用于坐卧。
- 朝月拜:面对月亮进行礼拜,象征崇拜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纪是明代的一位词人,他的诗词以细腻、优美著称,常常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拜月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在月夜中的静谧氛围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月亮的崇敬。
诗歌鉴赏
《拜月词》以其细腻的描绘和优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春天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出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场景。诗中“画堂红影摇银烛”一句,既描绘了烛光闪烁的美景,又为整首诗营造了温暖的气氛。接下来的“绣幕围春香馥馥”则通过香气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的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夜晚,感受到那种宁静与美好。
“晚妆着意新梳沐”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描绘了她们在月色下的优雅与恬静,突显了夜晚的温柔和浪漫。而“梨花月上阑干曲”则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将月亮比作梨花,表现出月光的清冷与纯洁。最后的“夜夜愿得长如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留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堂红影摇银烛:描绘了烛光摇曳的情景,红影在画堂中轻轻摇动,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绣幕围春香馥馥:绣花的帷幕环绕着,春天的香气四散,营造出浓厚的春意。
- 晚妆着意新梳沐:女性在晚上的妆容精心打扮,表现出对美的追求。
- 梨花月上阑干曲:将明月比作梨花,意象清新,营造出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 阑干曲,扫花阴:栏杆弯曲,象征着花影被扫去,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氍毹席地朝月拜:在氍毹上坐下,面向月亮,表示对月亮的敬仰。
- 夜夜愿得长如今: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能永远保持这样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花月”比喻明月,形象生动。
- 拟人:将月亮赋予情感,表现出对其的崇拜。
- 对仗:如“扫花阴,朝月拜”,展现了诗词的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春夜和女性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纯洁与思念,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香: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红影:象征温暖与柔和,烘托出夜晚的静谧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拜月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董纪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梨花月”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美好生活
C. 明亮的月亮
D. 情感的忧伤 -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思乡
C. 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向往
D. 友情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月夜的宁静与思绪,但更侧重于乡愁情感。
- 《月夜忆舍弟》: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陈子善主编《明清诗词选》
- 赵晓莉《古代诗歌鉴赏》
- 李清照《词选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