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香奁体二首》

时间: 2025-01-19 16:00:01

扬州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

不见拥鬟帘下立,断肠骑马过门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梦断十三年,
底事犹存未了缘。
不见拥鬟帘下立,
断肠骑马过门前。

白话文翻译:

在扬州的梦境已经断了十三年,
到底是什么事情仍然留存着未了的缘分?
没有见到那位在帘下侍立的侍女,
我骑马经过门前,心如刀割。

注释:

  • 扬州:明代著名的繁华城市,常被诗人用来寄托对往昔的怀念。
  • 梦断:指美好的梦境结束,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失落。
  • 未了缘:意指未了的情缘,指对过去情感的挂念。
  • 拥鬟:指侍女,古代女子身边的侍从。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心如刀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扬州”不仅是地名,更承载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扬州在明清时期是文化与商业的中心,许多文人雅士流连于此,留下了大量佳作与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字季明,号静庵,明代杰出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人生与爱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往昔感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开头的“扬州梦断”引人入胜,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失落与惆怅的氛围。诗人在时光的流逝中,无法忘怀那曾经的美好时光和情感纠葛。接下来的“底事犹存未了缘”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挂念与未解,仿佛在问,曾经的美好为何不能重现?

“拥鬟帘下立”一句,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侍女在帘下静立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思念与心痛。而“断肠骑马过门前”则以“骑马”和“过门前”的动作,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骑马经过却不能再见,情感的深重使得他内心如刀割,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感,展现了高启对爱情的真实感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摹与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扬州梦断十三年:时间的流逝,梦的破碎,寓意对过去的追忆。
    • 底事犹存未了缘:表达对未解情缘的疑惑与思念。
    • 不见拥鬟帘下立:描绘美丽女子的形象,传达思念之情。
    • 断肠骑马过门前:通过行动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表现出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无奈展开,揭示了人对时间流逝、情感失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扬州:象征繁华与过往的记忆。
  • :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理想。
  • 拥鬟:象征着美好情感的具象化。
  • 骑马:行动与无奈结合,表达人生的无常与追忆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高启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扬州梦断”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对过去的追忆
    • C) 未来的希望
    • D) 一段旅行
  3. 诗中“断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与痛苦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高启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但高启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与无奈的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深刻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启诗歌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