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时间: 2025-01-01 10:02:37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玉的珍贵和稀有,首先提到映石在魏国已经先行,接着连城也想要到秦国去。接下来的两句中,洛阳的美人和燕赵的佳人同样令人赞叹。方水的晴天和虹的美丽,也是瑞气绵绵的象征,而常山的新马则寓意着吉祥。最后一句表明自己虽然有卞和那样的识玉之能,却未能遇到楚王这样的珍贵机遇,暗示着命运的无常。

注释:

  • 映石:指一种美玉,传说映石能映照出人的心志。
  • 连城:即连城玉,形容玉的珍贵。
  • 洛阳:古代著名的城市,因其繁华多才而闻名。
  • 燕赵:指的是古代的燕国和赵国,常用来比喻美人。
  • 方水:指清澈的水,寓意美好。
  • 常山:古地名,常山马象征着瑞气。
  • 卞和:古代著名的识玉者,象征着识别美玉的能力。
  • 楚王:指楚国的国王,象征着权贵和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772年-825年),唐代诗人,字常叔,号岘山,晚号青霞山人,生于四川,后迁至长安,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玉在古代被视为极其珍贵的物品,象征着高雅和美德。李峤通过玉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峤的《玉》是一首结构严谨、意象丰富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美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向往。首联“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分别提到两种美玉,暗示它们在历史上的珍贵地位。魏国和秦国都代表着古代的文化与权力,诗人借此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珍视。

次联“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则将美玉与美人相联系,洛阳和燕赵两地都以美丽的女子闻名,诗人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美的多样性和珍贵。紧接着的“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则融入了自然景观,方水和晴虹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而常山瑞马则昭示着吉祥与希望,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自嘲虽具备识玉的能力,却无法遇到能欣赏之人,反映了命运的无常与机遇的稀缺。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常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以玉为题,实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感慨,是唐代诗歌中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映石先过魏:映石是一种美玉,先在魏国被发现或流行,暗指其珍贵。
  2. 连城欲向秦:连城玉也同样想要进入秦国,表明对美玉的渴望。
  3. 洛阳陪胜友:洛阳的美人们与胜友相伴,突出洛阳的繁华。
  4. 燕赵类佳人:燕赵地区也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强调美的普遍性。
  5. 方水晴虹媚:晴天的方水和美丽的虹,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6. 常山瑞马新:常山的新马,寓意吉祥的瑞气。
  7. 徒为卞和识:虽然有卞和的识玉之能,但感到无奈。
  8. 不遇楚王珍:未能遇到楚王这样的贵人,感慨命运的不公。

修辞手法

  1. 对仗:全诗运用了工整的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2. 比喻:通过美玉比喻人生中的珍贵事物,隐含深意。
  3. 典故:提到卞和和楚王,增加了诗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美玉展开,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机遇的稀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映石:象征珍贵、纯洁的心灵。
  • 连城:寓意着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美好。
  • 洛阳、燕赵:代表古代文化的繁华与美丽。
  • 方水、晴虹:象征自然的美好、和谐。
  • 常山瑞马:吉祥的象征,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 卞和、楚王:历史典故,象征识别与机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映石”指的是哪种物品?
    A. 瓷器
    B. 美玉
    C. 书籍

  2. “洛阳陪胜友”中的“胜友”指的是什么?
    A. 胜利的朋友
    B. 成功的朋友
    C. 友人中的佼佼者

  3. 诗人自嘲“徒为卞和识”,意思是?
    A. 只会识别玉,但没有机会
    B. 认识卞和,但对他不感兴趣
    C. 识别很多东西,但不认识卞和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感慨,但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 杜甫《春望》:在表现人生的无常与悲伤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

以上内容为对李峤《玉》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