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时间: 2025-01-19 18:59:50

三竺欣私托,西湖自往还。

肆情方水澹,寻石爱云间。

春气调疏柳,晴光抹远山。

老来形渐懒,未肯废跻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竺欣私托,西湖自往还。肆情方水澹,寻石爱云间。春气调疏柳,晴光抹远山。老来形渐懒,未肯废跻攀。

白话文翻译:

我高兴地寄托在三竺,自由地往返于西湖之间。尽情享受水波平静,寻找石头喜爱云间。春天气息调和着稀疏的柳树,晴朗的光线涂抹着远山。年纪大了身体渐渐懒散,但仍不愿放弃攀登。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竺:指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等佛教圣地。
  • 肆情:尽情。
  • 水澹:水波平静。
  • 跻攀:攀登。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钦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及其周边景色的喜爱,以及尽管年老体衰,仍保持对自然探索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西湖及其周边的悠闲生活。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中间两句通过“水澹”和“云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尽管年老,但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索精神。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三竺欣私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喜爱和寄托。
  • 次句“西湖自往还”描绘了诗人在西湖自由往来的生活状态。
  • 第三句“肆情方水澹”展现了诗人尽情享受平静水波的情景。
  • 第四句“寻石爱云间”表达了诗人对云间石头的喜爱,体现了对自然细节的关注。
  • 第五句“春气调疏柳”描绘了春天调和着稀疏柳树的景象。
  • 第六句“晴光抹远山”展现了晴朗光线涂抹远山的美丽画面。
  • 最后两句“老来形渐懒,未肯废跻攀”表达了诗人尽管年老,但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春气调疏柳”中的“调”字,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
  • 使用了对仗,如“三竺欣私托,西湖自往还”中的“欣”与“自”,“私托”与“往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以及尽管年老,但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澹:平静的水波,象征宁静和平和。
  • 云间:云中的景象,象征高远和神秘。
  • 疏柳:稀疏的柳树,象征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 远山:远处的山,象征壮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竺”指的是什么? A. 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等佛教圣地 B. 北京的寺庙 C. 南京的寺庙 D. 上海的寺庙

  2. 诗中的“肆情方水澹”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B. 诗人对平静水波的欣赏 C. 诗人对繁忙生活的厌倦 D. 诗人对政治的关心

  3. 诗中的“老来形渐懒,未肯废跻攀”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年老的无奈 B. 诗人对生活的放弃 C. 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D. 诗人对疾病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与钦义的《西湖》: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而钦义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苏轼等宋代诗人的作品。
  • 《全明诗》:收录了明代诗人的作品,包括钦义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