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雀 曹勋 〔宋代〕 群聚群飞畏行止,饮啄惊鸣顾无已。多虞多事足机张,独宿蓬蒿信为美。
白话文翻译:
成群的黄雀聚集飞翔,畏惧行动和停止,饮水啄食时惊慌鸣叫不停。它们多虑多事,总是警惕着机关的陷阱,而在蓬蒿中独自栖息,却相信那是美好的。
注释:
- 群聚群飞:形容黄雀成群结队地聚集和飞翔。
- 畏行止:害怕行动和停止,指黄雀在行动中显得非常谨慎。
- 饮啄惊鸣:饮水和啄食时惊慌地鸣叫。
- 顾无已:不停地回头看,形容黄雀的警惕性很高。
- 多虞多事:多虑多事,指黄雀总是担心和警惕。
- 足机张:指黄雀警惕着可能的陷阱或机关。
- 独宿蓬蒿:独自在蓬蒿中栖息。
- 信为美:相信这是美好的,指黄雀认为在蓬蒿中独宿是安全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这首《黄雀》可能是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通过黄雀的形象来隐喻人们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曹勋观察黄雀的生活习性后,有感而发。黄雀的群聚群飞、警惕陷阱的行为,可能象征着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雀的生活习性,隐喻了人们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状态。黄雀的群聚群飞、警惕陷阱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多虑和警惕。诗中的“独宿蓬蒿信为美”一句,表达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只要安全,也是一种美好。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全的渴望,是人们在复杂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心理。曹勋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雀的形象,也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群聚群飞畏行止”:黄雀成群结队地聚集和飞翔,但在行动和停止时显得非常谨慎。
- “饮啄惊鸣顾无已”:黄雀在饮水和啄食时惊慌地鸣叫,不停地回头看,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
- “多虞多事足机张”:黄雀总是担心和警惕,警惕着可能的陷阱或机关。
- “独宿蓬蒿信为美”:黄雀独自在蓬蒿中栖息,相信这是美好的,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全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黄雀的形象来比喻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 拟人:将黄雀的行为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 对仗:诗中的“群聚群飞”与“独宿蓬蒿”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黄雀的形象,隐喻了人们在复杂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全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黄雀:象征着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多虑和警惕。
- 蓬蒿:象征着简陋但安全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独宿蓬蒿信为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全的渴望 C. 对孤独的恐惧 答案:B
-
诗中的黄雀象征着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曹勋的《黄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生存状态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曹勋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