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诗。鸣桹》

时间: 2025-01-17 09:49:44

水浅藻荇涩,钓罩无所及。

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

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

搜罗尔甚微,遁去将何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具诗。鸣桹
作者:陆龟蒙 〔唐代〕

水浅藻荇涩,钓罩无所及。
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
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
搜罗尔甚微,遁去将何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水域中钓鱼的情景。水太浅,水草缠绕,钓具无法施展。钓鱼时的声音如同木铎的响声,形势又似金钟般急促。驱赶鱼儿进入深处,借此来获取渔获。即便如此,搜寻的收获却极其微薄,鱼儿逃离后又能钻入哪里呢?

注释

  • 藻荇:水中的水草。
  • 钓罩:指钓具。
  • 铿如木铎音:形容声音清脆,如同木制的铃铎声。
  • 金钲:金属制的钹,形容声势急促。
  • 俯拾:俯下身去捡拾。
  • 遁去:逃避、消失。

典故解析

  • 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传递信息,与钓鱼场景相结合,强调声音在钓鱼中的作用。
  • 金钲:指金属乐器,象征着急促的节奏和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渔猎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在渔猎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与水域的互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钓鱼的场景与心境。开头两句描绘了水域环境的困境,水草缠绕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钓鱼的无奈,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紧接着,声音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起来,仿佛能够听到木铎的清脆声响,增强了诗的音乐感。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发了思考,尽管努力搜寻,收获却微乎其微,表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钓鱼活动中的乐趣与挑战,展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水浅藻荇涩,钓罩无所及:描绘了钓鱼的环境,水浅且水草缠绕,使得钓具无法施展,暗示了钓鱼的困难。
    2. 铿如木铎音,势若金钲急:声音形象地描绘了钓鱼时的急促气氛,增强了诗的动感。
    3. 驱之就深处,用以资俯拾:描述了对鱼儿的驱赶,意在获取更多的渔获。
    4. 搜罗尔甚微,遁去将何入:感叹尽管努力追寻,收获却微乎其微,表达了对自然的无奈。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铿如木铎音”)和对仗(如“水浅藻荇涩,钓罩无所及”),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渔猎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收获与失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然的广阔与神秘,同时也是生活的源泉。
  • 水草:代表自然环境的复杂与艰难。
  • 声音:体现了渔猎过程中的紧张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浅藻荇涩”是指什么?

    • A. 水域干涸
    • B. 水域环境复杂
    • C. 水草丰盛
    • D. 钓鱼工具丰富
  2. “铿如木铎音”中的“铿”字形容的是?

    • A. 柔和的声音
    • B. 清脆的声音
    • C. 嘈杂的声音
    • D. 沉闷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比较陆龟蒙的《渔具诗》与王维的《终南山》,两首诗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渔猎生活的细腻描绘,后者则强调山水的静谧与哲思。陆龟蒙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而王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陆龟蒙相关的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