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时间: 2025-01-04 11:46:33

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

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

寄食且依严尹幕,附书谁住邓州城?

洗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鸡不肯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夕
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
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
寄食且依严尹幕,附书谁住邓州城?
洗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鸡不肯鸣。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秋夜,我的床铺上小席凉意透心,窗外的风雨声伴随秋天的到来,令人思绪万千。多年过去,只觉得貂裘已经破旧,再也没有马角长生的繁华。寄居在严尹的帐幕之下,写信也不知谁在邓州城中。想要洗去愁绪,去问东家买酒,却恨那寒鸡不肯鸣叫,仿佛连它也在沉浸于秋夜的寂寞。

注释:

  • 小簟:小竹席,指席子。
  • 凉多:凉意多,形容秋天的凉爽。
  • 送秋声:送来秋天的声响。
  • 貂裘:貂皮衣,象征富贵。
  • 马角:指古代一种珍贵的食材,象征繁华。
  • 严尹:指严尹(严子),可能是朋友或官员。
  • 邓州城:指邓州的城,地名。
  • 寒鸡:寒冷的鸡,象征寂静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明,号天池,金朝诗人、词人。生于战乱之中,历经社会变革,作品反映出他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情感深邃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深秋之夜,正值作者年长、世事沧桑之际,感慨人生无常和秋天的萧瑟气氛。诗中渗透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秋夕》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头以“小簟凉多睡思清”引入,轻描淡写中透露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宁静与孤独。接着,窗外的风雨声与秋声交织,给人一种思绪纷飞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命的思考。

“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通过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物质的衰败,感叹人生的无常。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奢华与繁荣已然不再,让人不禁感到惋惜。

“寄食且依严尹幕,附书谁住邓州城?”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寄居在朋友的帐幕之下,生活的漂泊使得他对亲友的思念愈发强烈。最后两句“洗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鸡不肯鸣”,表达了对酒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恨不得寒鸡能鸣叫,打破那份寂静。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在秋夜中对人生的感悟与思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簟凉多睡思清:小席子上凉意多,思绪清晰,表明环境的清凉使人容易入眠,但又因思绪而难以安眠。
  • 一窗风雨送秋声:窗外风雨交加,带来了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 频年但觉貂裘敝:多年后只觉得昔日的奢华(貂裘)已然破败,寓意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 万古何曾马角生:无论多少年,马角(珍贵之物)从未再生,象征着繁华的消逝。
  • 寄食且依严尹幕:暂时依附在朋友的帐幕中,表现出生活的漂泊。
  • 附书谁住邓州城:写信却不知道寄给谁,表现出对友人的牵挂与孤独。
  • 洗愁欲问东家酒:想要解愁,想去问酒,却因环境的冷清而无从下手。
  • 恨杀寒鸡不肯鸣:恨那鸡不鸣,使得夜更加寂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秋声、寒鸡等赋予人性,使得情感更加细腻。
  • 对仗:如“寄食且依严尹幕”和“附书谁住邓州城”,平衡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思索,表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簟: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内心的清宁。
  • 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与不安。
  • 貂裘:象征着昔日的荣华与繁华。
  • 寒鸡:象征着孤独的夜晚与无奈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簟”指的是什么?

    • A. 床
    • B. 席子
    • C. 衣服
  2. 诗人为何“恨杀寒鸡不肯鸣”?

    • A. 因为鸡很吵
    • B. 因为鸡不鸣使得夜晚更加寂静
    • C. 因为鸡是他最喜欢的动物
  3. 诗中“寄食且依严尹幕”的意思是?

    • A. 租住在严尹家
    • B. 在严尹的帐幕下暂时寄居
    • C. 向严尹借食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秋夕》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现实的感慨与无奈,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