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树垂杨拂御沟,
溶溶漾漾绕神州。
都缘济物心无阻,
从此恩波处处流。
白话文翻译:
万树垂杨在御沟旁轻轻摇曳,
柔柔的波光在神州大地上荡漾。
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中没有障碍,
从此恩情如波浪般到处流动。
注释:
- 万树垂杨:形容数量众多的垂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御沟:指的是皇宫附近的水沟,通常用来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 溶溶漾漾:形容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
- 济物:指关心、帮助万物,表达了诗人博爱之心。
- 恩波:比喻恩情像波浪一样,连绵不绝。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万树垂杨”及“御沟”都可以看作是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皇室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及与皇室的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季鸿,号孟云。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繁荣时期,诗人或许在某次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触发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机与温情的诗。
诗歌鉴赏:
《题御沟》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的优美诗篇。诗的开头以“万树垂杨拂御沟”引入,生动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画面。垂柳轻拂水面,似乎在与水波轻柔地亲密接触,这种画面感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溶溶漾漾绕神州”则拓宽了诗的视野,从局部的景象升华为整个神州大地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浩瀚无边。这里的“漾漾”不仅描绘了水波的轻柔,也让人联想到心中的情感如同波浪,涌动而出。
最后两句“都缘济物心无阻,从此恩波处处流”则将诗的主题提升到了情感的高度,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没有障碍,人与人之间的恩情就会如同波浪一般,广泛而绵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树垂杨拂御沟”: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溶溶漾漾绕神州”:水波轻轻荡漾,象征着大地的生机与活力。
- “都缘济物心无阻”:表达诗人心中无碍,能够体察万物之美。
- “从此恩波处处流”:情感如波浪般传播,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恩情比作波浪,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流动性。
- 拟人:柳树轻拂水面,赋予自然以生动的人性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 垂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柔,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 御沟:代表着皇室的尊贵与美丽的自然环境,暗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波浪: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传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万树垂杨”指的是哪种树? A. 桃树
B. 柳树
C. 松树
D. 梧桐树 -
“恩波”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水波
B. 情感
C. 风浪
D. 云彩 -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描绘战争
B. 赞美自然
C. 表达情感
D. 叙述历史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并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的《鸟鸣涧》: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祜的《题御沟》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张祜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白居易则更多表现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