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崧少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17: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鹤池边万木稠,养龙崖上五峰秋。
藤垂绝壁云添润,涧落哀湍雪共流。
田父占年惊玉旆,诗仙留迹叹昆丘。
西风落日山阳道,空对红尘忆旧游。
白话文翻译:
在饮鹤池边,万树繁茂,养龙崖上五峰显得格外秋意盎然。
藤蔓垂挂在绝壁上,云雾为之增添润泽,山涧的流水伴着悲伤的湍流与雪水一同奔流。
田间的农夫占卜丰年,惊喜于玉帛般的预兆;那位诗仙在此留下足迹,感叹昆丘的壮观。
西风吹拂,落日西沉,我独自走在山阳的小道上,空对红尘,追忆昔日的游乐。
注释:
- 饮鹤池:池塘名,传说中有仙鹤栖息。
- 万木稠:形容树木茂密。
- 养龙崖:指养龙崖,可能是地名,五峰指山峰。
- 绝壁:悬崖,陡峭的山壁。
- 涧落哀湍:山涧中的水流,带有悲凉之感。
- 田父占年:农人通过占卜来预测来年的丰收。
- 玉旆:象征丰收的旗帜。
- 诗仙:可能指李白,因其被称为“诗仙”。
- 昆丘:指昆仑山,象征高大壮丽的山丘。
- 红尘:指世俗的喧嚣、繁华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舟,号渔洋,金代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融汇了唐诗的俊逸与宋词的细腻,作品多以山水、咏史为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好问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美景的热爱与对昔日游乐的追忆,反映了他在金朝衰落时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秋日的山水景色,同时透出诗人内心的乡愁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的“饮鹤池边万木稠”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万木竞相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旺盛;而“养龙崖上五峰秋”则引入了高远的山峰,借以对比出静谧与宏伟,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藤垂绝壁云添润”,描绘了绝壁之上藤蔓的柔美与云雾的缥缈,给人一种优雅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涧落哀湍雪共流”,以流水的悲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转向人事,田父占年惊玉旆,显示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希望;而“诗仙留迹叹昆丘”,则是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刻思考。最后,西风落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使得诗人对往昔游乐的追忆愈发浓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饮鹤池边万木稠:描绘在饮鹤池旁,树木繁茂的景象,营造出自然的生机。
- 养龙崖上五峰秋:养龙崖的五座山峰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
- 藤垂绝壁云添润:藤蔓垂落在陡峭的山壁上,云雾为其增添了润泽。
- 涧落哀湍雪共流:山涧的流水悲哀地流淌,伴随着雪水,营造出一种感伤氛围。
- 田父占年惊玉旆:农人通过占卜惊喜于丰收的预兆,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 诗仙留迹叹昆丘:提及诗仙李白,感叹昆丘的壮丽,表达对伟大诗人的敬仰。
- 西风落日山阳道:描绘夕阳西下,风吹山路,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 空对红尘忆旧游:诗人面对世俗的纷扰,回忆往日的游乐,流露出无奈和怀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增添了情感深度。
- 对仗:如“饮鹤池边万木稠,养龙崖上五峰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涧落哀湍”,赋予自然以感情,使之更具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 饮鹤池:象征着宁静与超脱的生活。
- 五峰:代表着伟大与崇高,暗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藤蔓与云:象征着柔美与变化,体现了自然的灵动。
- 涧水:寓意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西风与落日:代表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饮鹤池”指的是哪个自然景观?
- A. 河流
- B. 池塘
- C. 山峰
-
诗中提到的“诗仙”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
“西风落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冷静
答案:
- B. 池塘
- B. 李白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终南山》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加豪放,充满了对人生的洒脱与纵情,而元好问的《望崧少》则更显得温柔细腻,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元好问生平及其作品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