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时间: 2025-01-19 18:54:0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太常引
原文展示:
予年廿许,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
祖道道傍。少年有与红袖泣别者,
少焉车马相及,知其为观察之孙振之也。
所别即琴姬阿莲,予尝以诗道其事。
今二十五年,岁辛巳,振之因过予,
语及旧游,恍如隔世,感念今昔,
殆无以为怀,因为赋此渚莲寂寞倚秋烟。
发幽思入哀弦。高树记离筵。
似昨日邮亭道边。白头青鬓,
旧游新梦,相对两凄然。
骄马弄金鞭。也曾是长安少年。
白话文翻译:
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曾在秦州侍奉,后来又回到太原。
在祖道旁,我曾见到一个少年与红袖姑娘泣别。
不久后马车相逢,我才知道那少年是观察之孙振之。
我所依依不舍的正是琴姬阿莲,我曾用诗歌记录这段情。
如今二十五年过去,辛巳年,振之因路过与我谈起旧时游历,
恍若隔世,感慨今天与往昔,
几乎无以怀念,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渚边莲花的寂寞倚靠秋烟。
幽思萦绕,悲伤如琴声。
高大的树木记得离别的筵席,
宛如昨日在邮亭道旁。白头青鬓,
旧游与新梦,相对皆是凄然。
骄马弄金鞭,曾经也是长安的少年。
注释:
- 祖道:指家族的道路或家族的传统。
- 红袖:指红袖女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情。
- 琴姬阿莲:琴姬是弹琴的女子,阿莲指代其名。
- 振之:指观察之孙,家族名。
- 渚莲:水边的莲花,象征孤独与美丽。
- 高树:高大的树木,象征岁月的流逝与记忆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字子渊,号天池,元代诗人、词人,生于金朝末年,后归元朝,著有《元诗选》等。他的诗词风格多以豪放、抒情和历史感著称,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好问二十五年后追忆往昔,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通过对旧游的回忆,展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追思,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歌鉴赏:
《太常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青春往事的回忆与感慨。诗中以“红袖泣别”引入,展现了青春的悸动和柔情,接着通过“车马相及”描绘了与旧友重逢的情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诗中作者的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对往昔青春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渚莲寂寞倚秋烟”,表现了孤独与思念,意象鲜明。整首词在抒情中交织着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年廿许:我二十岁。
- 时自秦州侍下,还太原:当时我在秦州侍奉,后来回到太原。
- 祖道道傍:在家族的道路旁。
- 少年有与红袖泣别者:见到一个少年与红袖姑娘泣别。
- 少焉车马相及:不久后马车相逢。
- 知其为观察之孙振之也:才知道那少年是观察之孙振之。
- 所别即琴姬阿莲:我所依依不舍的正是琴姬阿莲。
- 今二十五年:如今二十五年过去。
- 语及旧游,恍如隔世:谈起旧游,恍若隔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渚莲”比作孤独的思念。
- 拟人:将“高树记离筵”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白头青鬓,旧游新梦”,对比鲜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友、旧游的追忆,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渚莲:象征孤独与美丽,表现内心的寂寞。
- 秋烟: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深沉。
- 骄马:象征青春的豪情与曾经的无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袖”指的是哪种人? a) 男子
b) 女子
c) 老人
d) 孩子 -
诗中“渚莲”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喜悦
d) 争斗 -
诗人对旧友的感情是: a) 失望
b) 怀念
c) 恨意
d) 愤怒
答案:
- b) 女子
- b) 孤独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展现对青春与豪情的追忆。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怀念。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涉及对往昔的追忆,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青春的流逝与对爱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全集》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