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饯唐永昌 崔日用 〔唐代〕 洛阳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战鼓声如今不再响起,朝廷和民间都推崇和平。冬至时节,冰霜中的人们都在怨恨离别,春天到来时,花鸟似乎也充满了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桴鼓:战鼓。
- 朝野:朝廷和民间。
- 咸推重:都推崇。
- 若为情:似乎充满了情感。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了太平时期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日用,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此诗可能是在唐永昌年间,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借此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永昌年间,当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对比冬至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战鼓不再鸣响的描述,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中“冬至冰霜俱怨别”一句,以冬至的寒冷和人们的离别之情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而“春来花鸟若为情”则通过春天的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桴鼓今不鸣”:描绘了洛阳战鼓不再响起,象征着和平的到来。
- “朝野咸推重太平”:表达了朝廷和民间都对和平的推崇。
- “冬至冰霜俱怨别”:通过冬至的寒冷和人们的离别之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春来花鸟若为情”:以春天的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冬至和春天的对比,突出了和平的美好和生命的循环。
- 拟人:“春来花鸟若为情”中的“若为情”赋予了花鸟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桴鼓:战鼓,象征战争。
- 冰霜:冬至的寒冷,象征离别和苦难。
- 花鸟:春天的生机,象征和平和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洛阳桴鼓今不鸣”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和平 C. 节日 D. 悲伤
- “冬至冰霜俱怨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怨恨 C. 平静 D. 惊讶
- “春来花鸟若为情”中的“若为情”是什么意思? A. 似乎充满了情感 B. 没有情感 C. 情感复杂 D. 情感简单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崔日用的所有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