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上云梯入翠微,
蒙蒙烟雪映岩扉。
世人知在中峰里,
遥礼青山恨不归。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攀登那云梯,进入那翠绿的高山中,
淡淡的烟雾和雪花映照着岩石的门扉。
世人都知道我在那中峰之上,
我遥遥向青山致敬,却又感到无比惋惜,不能归去。
注释
- 独上:独自攀登。
- 云梯:云雾缭绕的阶梯,形容通往高处的道路。
- 翠微:翠绿的山色。
- 蒙蒙:形容烟雾朦胧的样子。
- 岩扉:岩石门扉,指山中的入口。
- 世人:世间的人们。
- 中峰:高山的中间部分。
- 遥礼:远远地向…致敬。
- 恨不归:遗憾无法回去。
典故解析
“青山”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情感的意象,代表着隐逸和归隐的理想。在此诗中,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理想和归属。此诗的背景可能与唐代士人面对朝廷纷争、政治动荡而渴望归隐的情感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景文,号静斋,生于公元732年,卒于公元792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寓意深刻,尤以山水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寄许尊师》写于刘长卿对师长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在高山之巅孤独攀登的情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师长的不舍。
诗歌鉴赏
《寄许尊师》通过描绘诗人独自攀登高山的情景,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开篇“独上云梯入翠微”,营造了一个孤独而清新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升华。然而,随之而来的“蒙蒙烟雪映岩扉”则将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冷漠相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世人知在中峰里”,这一句揭示出诗人与世人的距离,尽管他在山峰之中,但世人却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遥礼青山恨不归”,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虽心向青山,但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归去,暗含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求,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师长的敬仰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深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上云梯入翠微:独自一人攀登云雾缭绕的阶梯,进入了翠绿的高山。
- 蒙蒙烟雪映岩扉:淡淡的烟雾和雪花映照着山岩的入口,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世人知在中峰里:世人都知道我在中峰之上,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遥礼青山恨不归:远远向青山致敬,却因无法归去而感到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梯、翠微、岩扉等意象,将自然的美景与情感交融。
- 拟人:通过“遥礼青山”赋予山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使得诗歌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高山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师长的尊敬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突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梯:象征着通往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道路。
- 翠微:代表了自然的美好与清新,寓意心灵的宁静。
- 烟雪:象征着诗人心中朦胧的情感与思绪。
- 青山:象征归隐、理想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独上云梯”意指: A. 诗人和朋友一起攀登
B. 诗人独自攀登
C. 诗人坐在山下 -
“遥礼青山恨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师长的怀念与遗憾
C. 对世俗生活的满意 -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山中问答》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寄许尊师》同样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而后者则更突出对师长的敬仰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刘长卿诗集》
以上内容为《寄许尊师》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首经典诗作的意图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