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时间: 2025-01-04 09:39: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作者: 苏颋 〔唐代〕
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
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
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
宪臣饶美度,联事惜徂颜。
有酒空盈酌,高车不可攀。
白话文翻译
在东城下结庐而居,正好能远眺江南的山。
青色的雾霭在远方相接,白云时常来回飘荡。
在红色的苔藓上轻轻拂去餐具,打开绿色的帷帐间。
万物似乎尤其喜欢春天,情感却让人忘却,心情渐渐变得悠闲。
宪臣的优雅风度令人称羡,联络事务却让人留恋往日容颜。
杯中酒满,恰好可以畅饮,然而高处的车子却无法攀登。
注释
- 结庐:在此指的是在东城下建造房屋。
- 青霭:指青色的雾霭,表示远方的朦胧景象。
- 拂筵:指轻轻拂去餐具,表示用餐后的轻松情景。
- 高车不可攀:指高贵的车子无法攀登,象征了人们对高位的渴望却又无可奈何。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宪臣”可理解为宰相或高级官员,强调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58年-约812年),字子云,号天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作者在东城下隐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结庐东城下”,即显示了诗人隐居的地理位置,紧接着描绘了“江南山”的远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清幽的氛围。诗中“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将远山与天空的景象巧妙结合,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通过对生活小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情趣。
在情感上,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最后两句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既有对美好风度的赞美,也有对高位生活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庐东城下:在东城下建造房屋,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选择。
- 直望江南山:直接能够眺望江南的山,展现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 青霭远相接:青色的雾霭在远方交汇,营造出朦胧的景象。
- 白云来复还:白云时常来回,描绘了天空的变化。
- 拂筵红藓上:轻轻拂去餐具,表现了闲适的生活。
- 开幔绿条间:打开绿色的帷帐,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物应春偏好:万物更喜欢春天,表达生命的活力。
- 情忘趣转闲:情感淡忘,心情变得悠闲,反映内心的平静。
- 宪臣饶美度:对宰相的优雅风度表示赞美。
- 联事惜徂颜:忙于事务却怀念往日容颜,暗示对往事的留恋。
- 有酒空盈酌:酒杯满溢,表示可以畅饮。
- 高车不可攀:高贵的车子无法攀登,象征对权位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青霭”和“白云”比喻自然的美丽景象。
- 对仗:如“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展示了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官场的淡泊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象征隐逸生活的住所。
- 江南山:代表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心灵的寄托。
- 青霭、白云:自然元素的融合,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酒:象征生活的乐趣和闲适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地方结庐?
- A. 西城
- B. 东城
- C. 南城
- D. 北城
-
诗中提到的“高车不可攀”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权位的渴求
- B. 对高贵生活的无奈
- C. 对车的喜爱
- D. 对自然的向往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厌恶
- C. 无所谓
- D. 忽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山水的沉静与思考。
- 孟浩然《春晓》:聚焦春天的生机,强调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