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戊子岁首和长河连珠》

时间: 2025-01-04 11:58:07

串串烟花打扮春,丛篁静绾半溪云。

两三点雨村前过,一二分愁别后新。

泉石意,雪泥痕,算来多是不如人。

偶然回首尘封里,留得当年梦尚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戊子岁首和长河连珠
作者: 熊东遨

串串烟花打扮春,
丛篁静绾半溪云。
两三点雨村前过,
一二分愁别后新。
泉石意,雪泥痕,
算来多是不如人。
偶然回首尘封里,
留得当年梦尚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烟花像装饰一样点缀着春天,竹林静静地缠绕在半溪的云朵中。村前有几滴雨水轻轻落下,新的忧愁在分别之后悄然滋生。诗人感叹泉水和山石的意趣,雪地的痕迹,想到人世间的种种,最终发现这些都不如人情温暖。偶然间回首往日的记忆,仍能感受到当年梦想的温暖。


注释:

  • 串串:形容数量多而成串的样子。
  • 打扮:装饰,修饰。
  • 丛篁:竹林。
  • 静绾:静静地缠绕。
  • 泉石意:泉水和山石所传达的意趣。
  • 雪泥痕:雪地留下的痕迹,喻指短暂而易逝的事物。
  • 留得:保留,留下。

典故解析:

“雪泥痕”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首》,意在表达事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此处引申为往昔的记忆和情感虽然短暂,却依旧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东遨,现代诗人,生于中国,致力于传统诗词与现代诗的融合,风格独特,常常在作品中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戊子年岁首,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春天的到来,既是自然的复苏,也是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开篇以“串串烟花”引入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而随后的“丛篁静绾半溪云”则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竹林景致,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结合起来,雨滴的轻落和愁苦的滋生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新生活的开始,使得作品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在“泉石意,雪泥痕”中,诗人不仅在抒发自然之美,更在深思人生的哲理。人世间的情感和温暖才是最为珍贵的,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最后两句“偶然回首尘封里,留得当年梦尚温”将全诗推向高潮,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与美好回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串串烟花打扮春:烟花像串成的珠子一样装点着春天,形象而生动。
  2. 丛篁静绾半溪云:竹林静静地缠绕着溪水上的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两三点雨村前过:指几滴雨水轻轻落在村前,带来春雨的气息。
  4. 一二分愁别后新:分别后产生的新愁,体现出对离别的感伤。
  5. 泉石意,雪泥痕:泉水和山石的意趣,以及雪地上的痕迹,象征事物的短暂性。
  6. 算来多是不如人:人与自然相比,情感更显珍贵。
  7. 偶然回首尘封里:无意中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8. 留得当年梦尚温:往昔的梦想依然温暖,给人以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烟花比喻为春的装饰,增强了春天的生动形象。
  • 对仗:如“泉石意,雪泥痕”,体现了诗词的工整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意更为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与人情的温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感悟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花:象征节日的喜庆和生命的短暂。
  • 竹林:象征隐逸与宁静,寄托诗人的情感。
  • :象征生命的滋润和情感的流淌。
  • 泉石: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人情的无常。
  • 雪泥:象征短暂与回忆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串串烟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离别的忧愁
    • C. 生命的短暂
    • D. 人情的温暖
  2. “泉石意,雪泥痕”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C. 对离别的思念
    • D. 对故乡的怀念
  3.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A. 偶然回首尘封里
    • B. 两三点雨村前过
    • C. 丛篁静绾半溪云
    • D. 留得当年梦尚温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社会现实。
  • 李白的《静夜思》:在对往昔的思念中更显孤独。

以上作品均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人生的哲理和对故土、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