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只听到急促的管弦乐声,却看不见舞者的腰肢回旋。幸好有歌梁的共鸣,尘埃也因此飞起了一半。
注释:
- 管弦切:指管弦乐声急促。
- 舞腰回:舞者的腰肢回旋。
- 歌梁合:指歌声与梁柱共鸣。
- 尘飞一半来:形容歌声激起的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裴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流传不多,风格细腻,善于描绘音乐与舞蹈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观赏歌舞表演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与舞蹈的欣赏,以及对表演细节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听觉与视觉的感受,展现了音乐与舞蹈的魅力。首句“徒闻管弦切”,表达了作者只能听到急促的乐声,却无法看到舞者的动作,这种听觉与视觉的错位,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后两句“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则巧妙地利用了歌梁共鸣和尘埃飞扬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力量和表演的生动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艺术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徒闻管弦切”:作者只能听到急促的乐声,这里的“徒”字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因为无法看到舞蹈。
- “不见舞腰回”:舞者的腰肢回旋是舞蹈中的重要动作,作者无法看到,增加了遗憾的情感。
- “赖有歌梁合”:幸好歌声与梁柱共鸣,这里的“赖有”表达了作者的庆幸。
- “尘飞一半来”:歌声激起的尘埃,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力量和表演的生动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将歌梁共鸣拟人化,赋予了音乐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音乐与舞蹈的魅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表演细节的欣赏。
意象分析:
- 管弦切:急促的乐声,代表了音乐的节奏和动感。
- 舞腰回:舞者的腰肢回旋,代表了舞蹈的优美和灵动。
- 歌梁合:歌声与梁柱共鸣,代表了音乐的共鸣和传播。
- 尘飞一半来:尘埃飞扬,代表了音乐的力量和表演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徒闻管弦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兴奋 B. 遗憾 C. 满足 D. 平静
- “赖有歌梁合”中的“赖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庆幸 B. 失望 C. 疑惑 D. 愤怒
- 诗中哪个意象最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力量? A. 管弦切 B. 舞腰回 C. 歌梁合 D. 尘飞一半来
答案: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该诗同样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但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可以将裴延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对比,前者注重音乐与舞蹈的描绘,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裴延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