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时间: 2025-01-14 20:2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丝白马谁家子,
粗豪且逐风尘起。
不闻汉主放妃嫔,
近静潼关扫蜂蚁。
殿前兵马破汝时,
十月即为齑粉期。
未如面缚归金阙,
万一皇恩下玉墀。
白话文翻译:
谁家的年轻子弟骑着白马,
粗犷豪放,随风尘而起。
听说汉朝的皇帝并未放走妃嫔,
在静谧的潼关只是在驱赶蚂蚁。
当殿前的兵马破坏你的时候,
十月将会变成你骨肉的齑粉。
不如被绑回到皇宫,
万一能得到恩宠于玉阶之上。
注释:
- 青丝:指年轻人,通常形容年轻的男子。
- 白马:象征高贵和勇气,常用来描写豪杰或骑士。
- 逐风尘:指追逐风尘,形容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这里暗指历史上的汉武帝。
- 妃嫔:皇帝的妃子和嫔妃。
- 静潼关:潼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此处指代一个安静的场所。
- 齑粉:指骨肉被剁成粉末,象征死亡或被消灭。
- 金阙:指皇宫,象征权力和尊贵。
- 皇恩:皇帝的恩宠,指皇帝对臣子的厚爱。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汉主放妃嫔”,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在位时有许多妃嫔,但在某些历史事件中也有放逐妃子的情况。潼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关口,曾经是战争和权力争夺的重要地点。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对权力斗争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青丝》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在此时表达了对权力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感受,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歌鉴赏:
《青丝》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青丝白马”描绘了年轻人潇洒的姿态,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对比手法展开,前半部分描绘了年轻人的豪放与追逐,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权力和死亡的思考。
诗人以汉主的妃嫔为引,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潼关的宁静与战乱的兵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最后两句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权力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未如面缚归金阙”的强烈愿望。
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切感悟,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丝白马谁家子:开篇即引人入胜,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关注豪杰之子。
- 粗豪且逐风尘起:描绘了年轻人的英姿,象征着不羁与自由。
- 不闻汉主放妃嫔:引入历史,暗示权力的变幻。
- 近静潼关扫蜂蚁:展现了平静与动荡之间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沉重。
- 殿前兵马破汝时: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表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十月即为齑粉期:隐喻死亡,象征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 未如面缚归金阙:表达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安全的向往。
- 万一皇恩下玉墀:最后的希望,表达对皇权的依赖和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丝白马”比喻年轻人的豪情。
- 对仗:如“粗豪且逐风尘起”和“不闻汉主放妃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十月即为齑粉期”,表达了对死亡的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年轻人的豪情与对权力和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个人安宁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丝:象征年轻与希望。
- 白马:象征勇气与豪情。
- 潼关:象征历史与战乱。
- 金阙:象征权力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丝白马”指代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妇女
D. 小孩 -
“万一皇恩下玉墀”中的“皇恩”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恩宠
B. 皇帝的愤怒
C. 皇帝的决策
D. 皇帝的遗产 -
诗中提到的“潼关”象征什么? A. 安宁
B. 战乱
C. 财富
D. 和平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情感更加沉重。
- 李白《庐山谣》: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风格更为洒脱。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