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时间: 2025-01-02 00:4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作者:杜甫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春时节宿于湘潭附近的凿石浦,感受到的风景之美与内心的忧虑。诗人感到旅途的劳累,春天的江山如诗如画,然而江面却无风,舟船也不敢随意停泊。夕阳西下,湖面上渐渐笼罩着淡淡的暮色,天边的星星渐渐显露出来,而缺月还未升起,只有青灯下的影子显得沉寂无光。穷困的旅途上,才子佳人的异才之士频现,而乱世中却少有恩惠。普通人也难免放荡不羁,匆匆度过岁月。诗人感到文化和文人的忧患依旧存在,圣贤之人则留下深远的教诲。
注释
- 宾从劳:指因旅途而感到疲惫的客人。
- 仲春:指春季的中间,通常指农历二月。
- 飘风:微风,轻柔的风。
- 舟楫:舟船和桨,泛指水上交通工具。
- 澹:形容水面清澈而宁静。
- 嘒: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的样子。
- 青灯死分翳:青灯下的影子暗淡而无光。
- 穷途多俊异:在困境中,才子和异才频现。
- 乱世:动乱的时代,指社会动荡不安。
- 鄙夫:普通人,指不成器的人。
- 斯文忧患馀:文化知识留下的忧虑和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苦难,诗作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而著称。
创作背景
《宿凿石浦》写于杜甫晚年的漂泊生活,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在流亡生涯中感受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深切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宿凿石浦》是一首充满了春日气息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人在仲春的美丽江山中,虽被美景所吸引,却无法摆脱旅途的劳苦。开篇“早宿宾从劳”一句,便道出诗人的疲惫与辛苦;而“仲春江山丽”则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使用了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湖面与夜空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尽管有才子佳人频现,但乱世中的人们却难以获得应有的恩惠,表达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世的交替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杜甫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深邃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宿宾从劳:诗人早早地在旅馆里休息,感到劳累。
- 仲春江山丽:在仲春的季节,江山的美景让人陶醉。
- 飘风过无时:微风偶尔吹过,显得无时无刻。
- 舟楫敢不系:舟船在江面上漂浮,不敢随意靠岸。
- 回塘澹暮色:回望湖塘,水面在暮色中显得宁静。
- 日没众星嘒:夕阳西下,星星在夜空中逐渐显现。
- 缺月殊未生:没有满月,缺月还未升起。
- 青灯死分翳:青灯下的影子显得沉寂无光。
- 穷途多俊异:困苦的旅途上,才子和异才频现。
- 乱世少恩惠:动乱的时代,难以获得恩惠。
- 鄙夫亦放荡:普通人也难免放荡不羁。
- 草草频卒岁:匆匆度过岁月,无法珍惜。
- 斯文忧患馀:文化依然带来忧虑和困扰。
- 圣哲垂彖系:圣贤之人则留下深远的教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灯死分翳”,将灯光比作生命的光彩,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对仗:全诗节奏感强,尤其是上下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仲春”、“舟楫”、“缺月”等意象,构成了诗的自然景观和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反映了在美景之下,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无奈,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仲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舟楫:代表着旅途与人生的漂泊。
- 青灯:象征着孤独与沉思。
- 缺月:代表着未完成的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仲春”是指哪个季节?
- A. 春季中间
- B. 夏季初
- C. 冬季末
- D. 秋季末
-
诗中的“舟楫敢不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全感
- B. 无奈与惶恐
- C. 自由自在
- D. 兴奋与快乐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描绘自然风光
- B. 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C. 赞美友谊
- D. 歌颂爱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宿凿石浦》:两首诗都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但《月夜忆舍弟》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而《宿凿石浦》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