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突厥三台》

时间: 2025-01-17 10:20:02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白话文翻译:

在雁门山上,孤雁刚刚起飞;马邑的围栏中,马儿正肥壮。
在日落时分,山西遇到了驿站的使者;他热情地从南到北送来征用的衣物。

注释:

  • 雁门山:位于山西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
  • 马邑:指马邑(今山西省忻州市),古代著名的马市。
  • :指夕阳西沉的样子。
  • 驿使:驿站的使者,负责传递信息和物品。
  • 征衣:征召时所需的衣物。

典故解析:

“雁门”与“马邑”都是与军事和交通相关的地名,反映了当时的边境动荡与士兵出征的情景。“雁”的飞翔象征着离别,而“马”的肥壮则暗示了生活的富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8年-79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涧滨,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在唐代,边疆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写雁门山的景象和马邑的情景,映射出士兵们的征战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开头两句以“雁初飞”和“马正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富足,然而当日落时分,驿使的出现又引发了对征战的思考。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还蕴含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士兵命运的关怀。整体上,韦应物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传达了对温暖家园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门山上雁初飞”: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孤雁初飞的景象,暗示着离别和思乡。
  • “马邑阑中马正肥”:马邑的马儿肥壮,象征着富裕的生活与安定的环境。
  • “日旰山西逢驿使”:夕阳西下,诗人偶遇驿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殷勤南北送征衣”:驿使热情地送来征用的衣物,暗示出征士兵的离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孤雁与肥马形成对比,象征离别与安定,形成鲜明的情感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与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与思乡。
  • :象征丰盈的生活和繁荣。
  • 驿使:象征信息的传递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马邑”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地名
    C. 战争
    D. 食物

  2. “雁初飞”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争斗
    D. 富饶

  3. 诗中的“征衣”指的是: A. 家常衣物
    B. 征召士兵的服装
    C. 秋季衣物
    D. 冬季衣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韦应物与王之涣的作品均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但韦应物更注重人文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常以壮阔的景象展现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大辞典》
  • 韦应物研究的相关书籍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