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时间: 2025-01-01 14:52:07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作者:韦应物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游玩在清澈的池塘边,稀疏的树林映衬着高远的天空。
残存的绿意在霜露中飘荡,傍晚的气息变换成了烟雾缭绕。
水边的门口架着高阁,竹亭上摆放着丰盛的筵席。
我在这里展示亲友的婚礼,频频感叹酒杯前的欢聚。
感慨往昔的相聚,而今却因离别而感到沮丧。
明天又要继续上路,心中只愿在此多留恋。

注释

  • 清池:指干净清澈的池塘。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馀绿:剩余的绿叶或绿草。
  • 霜露:指清晨或傍晚的露水,带有霜的寒意。
  • 水门:水边的门口。
  • 危阁:高耸的楼阁。
  • 竹亭:用竹子建成的亭子。
  • 芳樽:美酒的酒杯。
  • 颓年:指失去活力的年纪或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私姻礼”可能是指婚礼或亲友聚会的习俗,这反映了传统的社交文化。诗人通过这样的情景,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韦应物游历滁州时,正值日暮时分,诗人通过描绘园池的景象,表达了对亲友聚会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情交融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滁州园池的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相聚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伤感。开头两句“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清池的倒影和高天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则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人际交往的热闹与温馨,体现出诗人对人情的珍视。而“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友欢聚的感慨,突显出离别前的感伤与留恋。最后两句“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期盼能在此多停留一会儿,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暮游清池:傍晚时分,游玩在清澈的池塘旁。
  2. 疏林罗高天:稀疏的树林映衬着高远的天空。
  3. 馀绿飘霜露:残存的绿意在霜露中飘荡。
  4. 夕气变风烟:傍晚的气息变换成了烟雾缭绕。
  5. 水门架危阁:水边的门口架着高阁。
  6. 竹亭列广筵:竹亭上摆放着丰盛的筵席。
  7. 一展私姻礼:我在这里展示亲友的婚礼。
  8. 屡叹芳樽前:频频感叹酒杯前的欢聚。
  9. 感往在兹会:感慨往昔的相聚。
  10. 伤离属颓年:因离别而感到沮丧。
  11. 明晨复云去:明天又要继续上路。
  12. 且愿此流连:心中只愿在此多留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两句,展现出优雅的意境。
  • 比喻:夕气的描述,如“夕气变风烟”,将气氛与自然变换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馀绿飘霜露”,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体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滁州园池的自然景色以及亲友欢聚的场景,表达了韦应物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友谊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池:象征纯净与宁静。
  • 高天:代表广阔与自由。
  • 霜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广筵:象征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私姻礼”主要指什么? A. 婚礼
    B. 祭祀
    C. 学习
    D. 旅行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3. “夕气变风烟”中的“风烟”主要指什么? A. 美好的景象
    B. 朦胧的气息
    C. 烟雾缭绕
    D. 宁静的夜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韦应物《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vs. 杜甫《送元二使安西》

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韦应物侧重于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温馨的场景;而杜甫则更加突出离别的悲壮,情感更为深沉且富有历史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