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书怀》

时间: 2025-01-01 16:08:01

沪渎城边秋气高,敔鹅鸿雁各求曹。

不眠更识匡床稳,欲去还思小几牢。

几处尺书俱寂寞,百年双鬓独萧骚。

秋江欲渡愁难渡,风雨龙吟长怒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书怀 袁凯 〔明代〕

沪渎城边秋气高,敔鹅鸿雁各求曹。 不眠更识匡床稳,欲去还思小几牢。 几处尺书俱寂寞,百年双鬓独萧骚。 秋江欲渡愁难渡,风雨龙吟长怒涛。

白话文翻译:

在沪渎城边,秋天的气息高涨,野鹅和鸿雁各自寻找归宿。 夜不能寐,更觉床榻安稳,想要离开却又留恋那小桌的牢固。 几处书信都显得寂寞,百年来双鬓独自萧索。 秋江欲渡却愁难渡,风雨中龙吟伴随着长长的怒涛。

注释:

  • 沪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敔鹅:野鹅。
  • 曹:群,这里指归宿。
  • 匡床:安稳的床。
  • 小几:小桌子。
  • 尺书:书信。
  • 萧骚:萧索,形容孤独凄凉。
  • 龙吟:比喻风雨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感慨为主。此诗可能是在秋天的某个夜晚,作者在沪渎城边,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思念远方,抒发内心的孤独和愁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个秋夜,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抒发内心的孤独和愁绪。诗中通过秋气、野鹅鸿雁、不眠、书信等元素,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愁绪。诗中“沪渎城边秋气高”一句,即刻勾勒出一幅秋夜的画面,秋气高涨,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敔鹅鸿雁各求曹”则进一步以野鹅和鸿雁的归宿,隐喻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后两句“不眠更识匡床稳,欲去还思小几牢”,通过对床和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留恋。最后两句“秋江欲渡愁难渡,风雨龙吟长怒涛”,则以秋江和风雨为背景,抒发了作者的愁绪和无奈,风雨中的龙吟更是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沪渎城边秋气高”:沪渎城边的秋天气息高涨,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2. “敔鹅鸿雁各求曹”:野鹅和鸿雁各自寻找归宿,隐喻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3. “不眠更识匡床稳”:夜不能寐,更觉床榻安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留恋。
  4. “欲去还思小几牢”:想要离开却又留恋那小桌的牢固,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留恋之情。
  5. “几处尺书俱寂寞”:几处书信都显得寂寞,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愁绪。
  6. “百年双鬓独萧骚”:百年来双鬓独自萧索,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7. “秋江欲渡愁难渡”:秋江欲渡却愁难渡,表达了作者的愁绪和无奈。
  8. “风雨龙吟长怒涛”:风雨中龙吟伴随着长长的怒涛,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敔鹅鸿雁各求曹”,将野鹅和鸿雁拟人化,赋予它们寻找归宿的行为。
  • 比喻:如“风雨龙吟长怒涛”,将风雨声比喻为龙吟,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愁绪。通过对秋夜、野鹅鸿雁、不眠、书信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

意象分析:

  • 秋气:秋天的气息,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 敔鹅鸿雁:野鹅和鸿雁,隐喻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匡床:安稳的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留恋。
  • 小几:小桌子,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留恋之情。
  • 尺书:书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愁绪。
  • 秋江:秋江欲渡却愁难渡,表达了作者的愁绪和无奈。
  • 风雨龙吟:风雨中龙吟伴随着长长的怒涛,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敔鹅鸿雁各求曹”中的“曹”指的是什么? A. 群 B. 书信 C. 床榻 D. 桌子
  2. 诗中“不眠更识匡床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留恋 C. 愁绪 D. 无奈
  3. 诗中“秋江欲渡愁难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留恋 C. 愁绪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同样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愁绪。
  • 李白的《静夜思》:以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袁凯的《江上书怀》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愁绪,但袁凯的诗更加细腻,而杜甫的诗更加深沉。
  • 袁凯的《江上书怀》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以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袁凯的诗更加抒怀,而李白的诗更加简洁。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袁凯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