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白话文翻译:
花瓣已然半开,雨刚刚停歇。未曾卷起珠帘,梦已残破,惆怅中听见清晨的黄莺鸣叫。宿妆尚存,眉妆淡薄如粉山横亘。约定的鬟发在鸳鸯镜中映出,轻薄的绣罗映照着。
注释:
- 花半拆:花瓣已有部分凋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 雨初晴:指雨刚刚停,天气转晴,暗示着一种转瞬即逝的美好。
- 未卷珠帘:珠帘未被卷起,说明尚未完全苏醒,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梦残:梦已破碎,表达内心的失落。
- 惆怅闻晓莺:清晨听到黄莺的叫声,带来惆怅的情绪。
- 宿妆眉浅:睡后的妆容浅淡,形象柔弱。
- 粉山横:眉妆如山一般横亘,形象美丽。
- 约鬟鸳镜里:发髻在鸳鸯镜中映现,形象精致。
- 绣罗轻:轻薄的绣罗,象征着细腻与柔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晓莺”和“珠帘”可以引申到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早晨鸟鸣与帘幕的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桂苑,唐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词风细腻、清丽,常以女性情感为主题,善于表现细腻的心理活动。
创作背景:
《遐方怨·花半拆》创作于唐代,正是诗人对柔美爱情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的情感与生活面临着许多困扰,诗人通过细腻的词句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遐方怨·花半拆》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全诗通过描绘春雨初霁后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花半拆,雨初晴”,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瞬息万变,仿佛在刻画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接着“未卷珠帘,梦残”,诗人用珠帘未卷起的细节,映照出内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此处的“梦残”更是给人一种惆怅的感受,似乎在暗示着美梦的破碎与现实的无情。
诗中提到的“惆怅闻晓莺”,不仅是对晨鸟清鸣的描写,也象征着清晨带来的新生与希望,却又伴随着无尽的思念。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柔美而又伤感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约鬟鸳镜里,绣罗轻”作为结尾,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期待与对爱情的向往。整体来看,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半拆,雨初晴:描绘春天的景象,花瓣的凋零与雨后的清新形成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未卷珠帘,梦残:未醒之际,梦境已然消失,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惆怅闻晓莺:清晨的鸟鸣唤起内心的惆怅,鸟儿的鸣叫与自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宿妆眉浅粉山横:描写女性的美丽与柔弱,展现出一种温婉的形象。
- 约鬟鸳镜里,绣罗轻:反映出一种简单而细腻的生活情感,镜子中的映像是对美好期许的表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眉”比作“粉山”,形象生动。
- 拟人:将“晓莺”赋予情感,使其成为内心惆怅的传递者。
- 对仗:如“约鬟鸳镜里,绣罗轻”,展现出诗的工整与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情感细腻而真挚,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美好、青春与生命。
- 雨:代表着洗净与新生,同时也暗示忧愁。
- 珠帘:象征着梦境与隐秘的情感。
- 晓莺:象征着清晨的希望与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半拆”指的是什么?
- A. 花已凋零
- B. 花尚未开放
- C. 花瓣已部分凋落
- D. 花开得正盛
-
“未卷珠帘”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清晨的惆怅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满足
- D. 对梦境的逃避
-
诗中“绣罗轻”主要描绘的是?
- A. 装饰品的华丽
- B. 女性的柔美与轻盈
- C. 生活的繁琐
-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温庭筠《花半拆》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风格上温庭筠更为细腻,而李清照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温庭筠诗词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