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大夫和蕃》
时间: 2025-01-19 20:0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薛大夫和蕃
作者: 孙頠 〔唐代〕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薛大夫的赞美与祝福。他在朝廷中被重用,乘坐华丽的车马,奔赴远方。他心中倾注的是对汉朝的忠诚,远望的是北方胡人的天空。他的忠诚和信任在皇帝的恩宠中显得尤为重要,希望能将圣德传承下去。戎人已经开始屈膝投降,夜空中月光依旧美丽。离别时思念的情绪如同晚归的莺鸟,等待归来的大雁先行到达。希望将来能在外墙传递书信,向皇帝奏报喜讯。
注释:
- 亚相: 即副宰相,指的是在朝中权力较大的官员。
- 轺: 古代的一种车,指华丽的马车。
- 倾汉日: 表达了对汉朝的忠心和对国家的寄托。
- 戎人: 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特指游牧的戎狄。
- 塞月: 指边塞的月亮,常用来描写边疆的景象。
- 流莺: 指黄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赤墀前: 指皇宫的前面,象征着向皇帝汇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頠,字君冕,唐代人,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与诗人,曾任宰相,因其忠诚和才能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深情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与薛大夫的交情深厚,表达了对其出征的支持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简洁明了,直接表达了对薛大夫的赞美以及其出征的情景。接下来的句子“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作者对汉朝的忠诚与对北方胡人威胁的忧虑。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尤其是“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的描绘,生动地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思念的情感。最后一句“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则将个人期望与对国家的忠诚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展示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关心,是一首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亚相独推贤: 赞美薛大夫被推举为贤能之士。
- 乘轺向远边: 描绘他乘坐华丽的马车,向远方出征。
- 一心倾汉日: 表达对汉朝的忠诚与献身精神。
- 万里望胡天: 远望北方的胡人,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 忠信皇恩重: 强调忠诚和信任在皇帝的恩宠之下显得尤为重要。
- 要荒圣德传: 希望能将圣德传承下去,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戎人方屈膝: 形象化地描绘敌人投降的场景。
- 塞月复婵娟: 形容边塞的月亮美丽而悠远,增添了诗的意境。
- 别思流莺晚: 用流莺表达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 归朝候雁先: 表示期待归来的信使,如同候雁一般。
- 当书外垣传: 希望有书信能够传递到外面。
- 回奏赤墀前: 向皇帝报告好消息,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亚相独推贤”和“乘轺向远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别思流莺晚”将思念比作晚归的莺鸟,形象生动。
- 象征: 胡人象征着外敌,月亮则象征着思乡与美好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亚相: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轺: 代表荣华富贵的出行方式。
- 流莺: 代表思念与离别之情。
- 雁: 往返的信使,象征希望与期待。
- 塞月: 边疆的宁静与美丽,反衬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亚相独推贤”中的“亚相”指的是? A. 皇帝
B. 副宰相
C. 大臣 -
诗中提到“流莺”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个人名利
B. 友情与家国
C.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同样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
- 《春望》: 通过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家国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