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时间: 2025-01-06 12:44:00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

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

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

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

一宿恐鱼飞,数朝征鹳鸣。

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

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

及此接欢贺,临风闻颂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
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
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
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
一宿恐鱼飞,数朝征鹳鸣。
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
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
及此接欢贺,临风闻颂声。

白话文翻译

突如其来的大雨,解救了因干旱而苦恼的百姓。
田野上空的云彩,似乎不需要等待,就将雨水洒向江城。
经过雨水的滋润,枯黄的庄稼重新焕发生机,败落的荷花也更显娇艳。
时光如雾般重叠,柳枝轻轻聚集在一起。
一夜之间,恐怕鱼儿都要飞跃而出,几天后鹳鸟也会啼鸣。
酷热的天气转为清凉,尘土也被雨水洗净。
这时才知道,阴阳的变化,完全是自然的安排。
在这样的时刻,大家欢呼庆贺,阵阵歌声在风中飘荡。

注释

  • 飞澍:飞落的雨水。
  • 烝民:众多的百姓,指民众。
  • 郊云不待族:天空中的云彩不需要等待族群,形容雨来的迅速。
  • 燋稼:烧焦的庄稼,形容干旱。
  • 雾縠:轻柔的雾气。
  • 阴骘:阴阳变化。
  • 造化情:自然的法则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干旱之后,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百姓欢欣鼓舞,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的感激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是一首表现对大雨的赞美之作,诗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气息。开篇以干旱和大雨的对比,突显了雨水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大雨对农作物的滋润效果,以及为人们带来的清凉感受。诗中提到的“燋稼濯又发”,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使枯黄的稻谷重新焕发生机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生不息。

另外,诗中“高尘涤还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洗净尘埃的过程,象征着生活的清新与希望。最后,诗人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指出阴阳变化的背后是自然的意志。这首诗不仅是一曲赞美雨水的颂歌,也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旱忽飞澍:在长时间干旱后,突然下起了大雨。
  2. 烝民心亦倾:百姓的心情也随着雨水的到来而倾斜,表现出对雨的期盼。
  3. 郊云不待族:天空中的云彩迅速聚集,不需要等待,喻示雨水的及时。
  4. 雨色飞江城:雨水洒落在江城,描绘出雨后的美丽景象。
  5. 燋稼濯又发:烧焦的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重新生长。
  6. 败荷滋更荣:即使是败落的荷花在雨中也显得更加娇美。
  7. 时随雾縠重:时间仿佛在浓雾中重叠,意象的轻盈与厚重交织。
  8. 乍集柳丝轻:柳树的枝条在风中轻轻聚集,表现出自然的柔美。
  9. 一宿恐鱼飞:夜晚的雨水让人担心鱼儿会飞跃出水面,表现出雨后的生机。
  10. 数朝征鹳鸣:几天后,鹳鸟的鸣叫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11. 毒暑澄为冷:炎热的气候被雨水转变为凉爽。
  12. 高尘涤还清:高空的尘埃被雨水洗净,象征着清新。
  13. 乃知阴骘数:这时才明白阴阳变化的规律。
  14. 制在造化情: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安排。
  15. 及此接欢贺: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欢呼庆贺。
  16. 临风闻颂声:在风中传来人们的赞美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积旱忽飞澍”,将大雨比作飞落的甘露。
  • 拟人:如“时随雾縠重”,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为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激,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源泉,带来希望与生机。
  2. :象征变化与变幻,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3. :象征农作物,代表了百姓的生计与期盼。
  4. :象征美与生命的脆弱,但在雨后依然盛开。
  5. 柳丝: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积旱忽飞澍”,意指什么?
    A. 突然下起大雨
    B. 继续干旱
    C. 云彩聚集
    D. 风起云涌

  2. 诗中“败荷滋更荣”反映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生机
    C. 伤感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此诗相似,皆通过描绘雨水表现自然的恩赐,传达对生命的感悟,但《春夜喜雨》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细腻情感,而《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则更强调对大雨的欢庆与自然的变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