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井》

时间: 2024-12-29 18:10:33

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

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

尘怀思一涤,欲去复迟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
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
尘怀思一涤,欲去复迟留。

白话文翻译:

止住饮用端州的水,仍然在为开凿这片土地而谋划。
在官场上确实不辜负自己的责任,世间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光辉映照着一池明月,清澈的水映衬着万古的秋天。
尘世的情怀想要一洗而净,却又总是想去又迟迟不愿离去。

注释:

  • :停止。
  • 端州:端州,今广东肇庆,水源丰富。
  • 凿地:开凿土地,这里比喻为民服务。
  • 在官:在官场的生活。
  • 真不负:确实没有辜负。
  • 于世:对于世俗。
  • 光抱:光辉环绕。
  • 泓月:明亮的月光。
  • 清涵:清澈的水包容。
  • 万古秋:象征长久的宁静与美好。
  • 尘怀:世俗的情感。
  • 思一涤:想要洗净内心的烦恼。
  • 欲去复迟留:想要离去却又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字元亨,号青松,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反映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包公井》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之时。诗人通过对包公井的描绘,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思考。

诗歌鉴赏:

《包公井》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更通过这些景象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官场和内心世界的思索。开篇提到“止饮端州水”,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具地方特色又富有自然情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端州水的珍惜与对故土的眷恋。接着,“在官真不负”一句,诗人将自己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表明他在官场中不负责任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对世俗的反思。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两句,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透出一股超脱的气息,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与宁静。最后两句通过“尘怀思一涤”,表达出诗人对纷扰尘世的厌倦,想要清理内心的烦恼,但“欲去复迟留”则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依恋,形成了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自我内心的探索,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止饮端州水:诗人不再饮用端州的水,寓意对故乡的思索与珍惜。
  2. 犹为凿地谋:即使已停止饮水,仍在为开凿土地而谋划,表达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3. 在官真不负:在官场上,自己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4. 于世果何尤:对于世俗的种种,不必过于抱怨。
  5. 光抱一泓月:明月的光辉映照着一泓清水,象征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6. 清涵万古秋:清水包容万古的秋景,表现出一种永恒的美。
  7. 尘怀思一涤:想要清洗内心的尘埃与烦恼。
  8. 欲去复迟留:虽然想要离开,但却又对现实有所牵挂,反映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清水相提并论,构建出清新脱俗的意象。
  • 对仗:如“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形式上工整,内容上寓意深远。
  • 拟人:将水和月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包公井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对官场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内心对世俗纷扰的思考与挣扎,展示了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矛盾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端州水:象征故乡与根基,体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与珍惜。
  • 明月:象征宁静与理想,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尘怀: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牵挂,表现出对内心的思考与清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端州水”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对故乡的热爱
    C. 官场的责任
    D. 内心的宁静

  2. “欲去复迟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C. 对现实的无奈与依恋
    D. 对自然的向往

  3. 诗中“光抱一泓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寄托。
  • 《月夜忆舍弟》杜甫:对兄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包公井》: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而《包公井》则掺杂了对官场责任与内心挣扎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华诗词大观》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