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己巳三过姑苏,访儿时故居齐门,感而为此》
时间: 2025-01-17 11:3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己巳三过姑苏,
访儿时故居齐门,
感而为此。
钟声帆影。
映水垂杨摇不定。
拂水飘绵。
又向长堤试锦鞯。
华严弹指。
三宿而今成隔世。
紫陌东边。
一梦匆匆十六年。
白话文翻译:
在己巳年我三次经过姑苏,
去拜访儿时的故居齐门,
因而作此词。
钟声与帆影相映,
水面上垂杨摇曳不定。
轻拂水面飘动绵绵,
再向长堤试探锦鞯。
华严弹指之间,
三宿的时光如今仿佛隔世。
紫陌的东边,
一梦匆匆已十六年。
注释:
- 己巳:指的是一个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特指某一年。
- 姑苏:今苏州,地名,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 齐门:指作者儿时的故居门口,代表了故乡的记忆。
- 钟声:指寺庙或钟楼发出的钟声,寓意悠远与宁静。
- 帆影:指船帆在水面上的映影,象征着水上活动和美好的回忆。
- 垂杨:指柳树,特指柳树的枝条垂落,表示春天的意象。
- 锦鞯:指精美的鞍子,寓意着美好的旅程与期待。
- 华严:指华严宗,或指华严经,常与佛教有关。
- 隔世:形容时间的久远,仿佛跨越了一个时代。
- 紫陌: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常用于描绘乡愁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前(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而闻名,常以自然景物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家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多次经过姑苏之际,触动了他对儿时故居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优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的“己巳三过姑苏”直接点出时间与地点,立刻引发读者对故乡的联想。接着“钟声帆影”两句,以钟声和帆影的交融,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水垂杨”、“拂水飘绵”,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达出一种恍惚的时空感。尤其是“华严弹指,三宿而今成隔世”,诗人在此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哲思,短暂的相聚仿佛在瞬间消逝,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使得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岁月的感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己巳三过姑苏:表明时间与地点,情感的根基。
- 访儿时故居齐门:明确目的,表达对故居的怀念。
- 钟声帆影:描绘宁静的场景,营造氛围。
- 映水垂杨摇不定:细致描绘意象,展现自然之美。
- 拂水飘绵:传达轻柔的动态感,增强诗意。
- 又向长堤试锦鞯:暗示旅程与期待,增加层次感。
- 华严弹指:引用佛教典故,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三宿而今成隔世:表达对时间的感慨,增强情感深度。
- 紫陌东边:借用意象,表达对故乡的向往。
- 一梦匆匆十六年:总结全诗,强调时间的无情与瞬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与情感结合,如“钟声帆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水垂杨摇不定”,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与结构上有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
- 帆影:代表了旅行与梦想的追寻。
- 水垂杨: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延续。
- 锦鞯:代表美好的旅程与期待。
- 紫陌:象征着归乡的道路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姑苏”是指哪个城市?
- A) 上海
- B) 苏州
- C) 南京
- D) 杭州
-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 A) 失望
- B) 怀念
- C) 漠然
- D) 期待
-
“一梦匆匆十六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故乡的厌倦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苏州
- B) 怀念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直白与情感强烈;而卢前的诗则更多了一层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自然与怀念,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卢前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
-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