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一 乙未中秋,用山谷韵》
时间: 2025-01-19 16:5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乙未中秋,用山谷韵
作者: 汪东 〔清代〕
一秋少雨。旋作轻阴仍散去。
赏月筵开。金粟香浓入坐来。
天安门外。万里光明同胜会。
伫上高楼。直送姮娥天尽头。
白话文翻译:
这一秋季少雨,刚刚转过来就又变成了轻阴的天气,随即又散去。
赏月的筵席已经摆开,金色的粟米香浓郁,飘散到席间。
在天安门外,万里光明齐聚,大家相聚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
我伫立在高楼之上,目送嫦娥直飞向天际的尽头。
注释:
- 少雨: 秋季降雨较少。
- 旋作轻阴: 很快变成了轻薄的阴云。
- 赏月筵: 观赏月亮的宴席。
- 金粟香浓: 金色的粟米香气浓郁。
- 天安门外: 北京天安门外的景象。
- 万里光明: 象征着明亮而美好的景象。
- 姮娥: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 传说中嫦娥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到月宫,成为月亮的女神。
- 天安门: 北京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乙未年中秋时节,正值团圆佳节,作者借助中秋赏月的场景,抒发对美好生活和团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清新的视角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团圆的渴望。开头的“少雨”与“轻阴”描绘出秋天的天气变化,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同时又为后面的赏月氛围铺垫了基础。接下来,诗人通过“金粟香浓”的描写,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宴席的热闹,饱含着生活的美好与温情。
“天安门外,万里光明同胜会”一句,充分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欢庆的气氛,象征着团圆与和谐。此处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对社会与生活的深切关注。最后“伫上高楼,直送姮娥天尽头”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与向往,嫦娥的意象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整首诗在意象的传达、情感的表达上都显得自然流畅,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秋少雨。
描述秋季的气候特点,少雨给人一种干燥的感觉,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
旋作轻阴仍散去。
轻薄的阴云转瞬即逝,展现出自然的变化无常。 -
赏月筵开。
中秋佳节的宴席已准备就绪,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
金粟香浓入坐来。
金色粟米的香气浓郁,营造出一种温馨宜人的氛围。 -
天安门外。
直接点出地理位置,具有象征意义,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团圆。 -
万里光明同胜会。
形容大家齐聚一堂,共庆佳节,传达出团圆的美好。 -
伫上高楼。
表达诗人站在高处的视角,俯瞰盛景。 -
直送姮娥天尽头。
目送嫦娥飞向遥远的天际,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天安门外,万里光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 “姮娥”象征着美好与追求,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景象,表达了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情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 象征成熟与收获。
- 月: 代表团圆与思念。
- 金粟: 象征丰收与富饶。
- 高楼: 代表视野的开阔与心境的高远。
- 姮娥: 代表美好与追求。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汪东
- C. 杜甫
-
“金粟香浓”中“金粟”指的是什么?
- A. 金子
- B. 粟米
- C. 金色的花
-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谁?
- A. 神仙
- B. 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C. 诗人的爱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思乡情怀,与《减字木兰花》在节日氛围中对团圆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以中秋为背景,展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上也与汪东的作品相互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研究》 - 研究清代诗歌的专著。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详尽的古诗词解读与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