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时间: 2024-10-16 15:2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杜甫 〔唐代〕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
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宏伟的庙宇中,隐秘的玄都之地,虚空中禁制着永恒的皇权。
守卫着宗庙,庄严地履行礼仪,掌握着权柄以镇压非常之事。
寒冷的季节,碧瓦在初寒中显得格外清冷,金色的茎干在空气中闪烁着光辉。
山河之间,绣饰的门户挺立,日月的光辉近乎雕刻在梁上。
仙李的根系盘旋苍劲,兰花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世家传承的古老历史,道德则寄托于当今的君王。
画家尊敬前辈,吴生在画坛远胜于人。
庙宇的壮丽景象如同移位的天轴,妙不可言,动人心弦。
五位圣人的龙袍相连,千官如雁群般排列。
冕旒都显得光辉夺目,旗帜在空中奔腾飞扬。
苍翠的柏树在阳光中留下深邃的影子,红梨在霜冻中显得格外鲜明。
风筝似的飘荡在玉石柱子间,露水结冰,成为银色的床铺。
我退隐于周室之下,研究经典,向汉朝的皇帝致敬。
谷神似乎不死,养拙的我又何处归去?
注释:
- 玄都:指道教的神仙境地,这里指的是庙宇的神圣之地。
- 禁御:指皇权的禁制与统治。
- 碧瓦:指屋顶的瓦片,形容庙宇的建筑。
- 仙李:指神仙所种的李树,象征长寿与繁荣。
- 道德:这里指的是古代的道德观念与正统的治国理念。
- 五圣:指古代五位重要的圣人,象征权威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世称“李杜”。他一生历经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作品以写实见长,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创作于杜甫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庙宇的宏伟景象,同时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严谨的结构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对玄元皇帝庙的礼敬与思索。诗歌开头即用“配极玄都閟”引入,展现出庙宇的神秘与庄严。接着,通过对庙宇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其宏伟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诗中“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冬日的寒冷与庙宇的威严,形成鲜明的对比,渲染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深入,杜甫开始转向历史与道德的思考,指出“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他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现代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最后几句,杜甫以个人的隐退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传统的继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敏锐观察与对社会的深刻关怀。诗中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气势恢宏而情感丰富的画卷,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配极玄都閟:描写庙宇在神秘的玄都之地,具有极高的神圣性。
- 凭虚禁御长:暗示皇权的永恒与神秘,表达对皇权的敬畏。
- 守祧严具礼:强调宗庙祭祀的严谨与庄重。
- 山河扶绣户: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 仙李盘根大:象征长寿的仙李树,体现道教文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风筝吹玉柱”,通过比喻表现出悠扬的氛围。
- 意象:使用“翠柏”“红梨”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庙宇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道德的思考,同时以个人的隐退来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索,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庙宇:象征信仰与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传统的延续。
- 自然元素:如“碧瓦”“红梨”,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历史人物:如“五圣”,象征着道德与智慧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碧瓦初寒外”主要描绘了哪种场景?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中的“冕旒”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帽子
B. 旗帜
C. 宝座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均反映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宗教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杜甫全诗注释》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