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遇其四
宋玉事楚王,
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
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
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
恩情遂中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立身之道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中提到宋玉为楚王所用,表现出他的高洁品行。巫山的彩云和郢路的白雪都是美好的意象,但诗人感到全国的人都无法与之共鸣,连巴地的人也只能卷舌而无法表达。最终感恩的情感由于登徒子的言辞而中断。
注释:
- 宋玉:战国时期的楚国辞人,以辞赋著称。
- 楚王:指楚国的国君。
- 立身:指自身修身,保持品德。
- 巫山:传说中美丽的山,常用作表达美丽和情感的象征。
- 郢路:指古郢城的道路,与白雪相结合,构成美景。
- 举国莫能和:全国家的人都无法共鸣、理解。
- 巴人:巴地的人,指的是居住在巴蜀地区的人民。
- 卷舌:形容语言表达的无力。
- 登徒言:意指虚假、无用的言辞。
- 恩情遂中绝:指原本的感情因这些言辞而中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纵情山水、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著称,作品多表达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李白生活在唐代的盛世时期,面对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理想之间的矛盾,常常感到失落与无奈。该诗创作于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感遇其四》通过对古代人物宋玉的提及,引入了高洁立身的主题。诗中描述了巫山的彩云和郢路的白雪,象征着美好与纯洁的理想,然而这些美好的意象却无法与现实中的人们产生共鸣,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失落感。
诗人将个人的高洁理想与国家的浑浊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指出即使是巴人这样有文化的人也只能无奈地卷舌,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表明了因虚假言辞而导致的感情中断,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李白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批判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宋玉事楚王:提到宋玉的事迹,突出高洁的品德。
- 立身本高洁:强调立身处世应有的高尚品质。
- 巫山赋彩云: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理想相呼应。
- 郢路歌白雪:同样是描绘美好,意在表达困境中的美好追求。
- 举国莫能和:表明社会的无知与冷漠。
- 巴人皆卷舌:比喻人们的表达无力,无法传达内心的感受。
- 一感登徒言:指虚假的言辞对真实情感的破坏。
- 恩情遂中绝:感情的中断,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洁与世俗的对比,增强主题的冲突感。
- 意象:巫山、郢路等意象的选取,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与深度。
- 象征:白雪、彩云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间的矛盾,以及对人际关系脆弱性的感慨,表现了李白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对现状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着美好与理想,是一种追求的象征。
- 白雪:象征纯洁与无瑕,反映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舌:形容言辞的无力,反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感遇其四》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王维
-
在诗中,巫山的彩云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理想与美好
- C. 现实的无奈
- D. 个人的失败
-
“巴人皆卷舌”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巴人非常聪明
- B. 巴人无法表达内心感受
- C. 巴人会唱歌
- D. 巴人很有文化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同样反映了李白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 《夜泊牛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是在阐述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但杜甫更关注社会动乱带来的影响,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体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