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4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鹔鹴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有青陵台。
白话文翻译:
锦水向东流淌,波光荡漾着双鸳鸯。雄鸳鸯栖息在汉宫的树上,雌鸳鸯在秦草中嬉戏芬芳。相如去蜀见武帝,坐着华丽的赤车,驾着四匹骏马,光辉照人。再一次见到大人作诗,心中忽然想要飞翔于万乘之上。听说阿娇失去了恩宠,花千金买赋希望能得到君王的青睐。相如却不想起贫贱的日子,官位高升,财富满屋,私室应聘不断。茂陵的美丽女子都来求爱,文君的欢愉从此结束。泪水如双泉般流淌,湿透了紫罗襟。鸡鸣五次三唱,清晨吟唱着白头之情。长叹未理绿云鬓,仰天诉说心中深深的怨恨。城破的杞梁妻,谁说土木无情。东流的水不再往西归,落花告别枝头羞于故林。头上插着的玉燕钗,是我嫁时的首饰。赠予你我的思念,罗袖轻拂时光的幸运。别卷起龙须席,让他去织网丝。且留琥珀枕头,还有梦在来时。鹔鹴裘挂在锦屏上,自你离去后再无披戴。妾有秦楼的镜子,照心胜过照井。愿持镜照新人,双双映出可怜的身影。覆水再难收满杯,相如还谢文君的回归。古来得意不相负,如今唯有青陵台。
注释:
- 锦水:指美丽的河水,象征柔美和富饶。
- 双鸳鸯:比喻恩爱之人,鸳鸯常被视为忠贞的象征。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人,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
- 阿娇:指王嫱,汉武帝的宠妃。
- 茂陵:指茂陵,汉代的一个地名,因而以此地出名的女子常来求爱。
典故解析:
- 相如与卓文君: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人,卓文君是他的妻子。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汉书》中有详细记载,表现了才子佳人的典范。
- 杞梁妻:出自《古诗十九首》,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飘逸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而闻名,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壮丽的山河,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成作于李白壮年时期,正值其诗歌创作的巅峰。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怜惜。李白在诗中借用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诗歌鉴赏:
《相和歌辞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对历史爱情故事的追溯与重构。李白以流畅的笔触描绘了锦水东流、双鸳鸯嬉戏的美好景象,象征着爱情的美丽与脆弱。诗中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被用作背景,展现了强烈的情感对比:从最初的甜蜜和欢愉,到后来的失落和哀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过往爱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尤其是“覆水却收不满杯”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爱情一旦失去、再难挽回的痛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特有的个性与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水东流碧:描绘了美丽的河水,暗示着生命的流逝。
- 波荡双鸳鸯:双鸳鸯在水中嬉戏,比喻相爱的人。
- 雄巢汉宫树:雄鸳鸯栖息在汉宫的树上,表现出繁荣美好的景象。
- 雌弄秦草芳:雌鸳鸯在秦草中玩耍,象征着女性的柔美。
- 相如去蜀谒武帝:提到相如的出色与地位,暗示爱情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 泪如双泉水: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内心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如双泉水”,形象地表现了悲伤的程度。
- 对仗:如“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惋惜,揭示了爱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即使身处高位,内心依然会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水:象征着美好与流逝的时光。
- 双鸳鸯:象征着忠贞和爱情。
- 阿娇:象征着失去的爱情与失宠的悲哀。
- 琥珀枕: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阿娇”是谁的宠妃?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曹操
D. 刘备 -
填空题:诗中“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表达了诗人对__的情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双鸳鸯”象征着忠贞的爱情。 (对/错)
答案:
- A
- 失去的爱情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在爱情主题上的表现各有不同,李白多用浪漫而豪放的笔调描绘爱情,杜甫则更倾向于在困境中反思与感慨,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记及其诗歌研究文章
- 相关古典文学作品与评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