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漕篇》
时间: 2025-01-04 07:35:43汤汤汶水波,西骛复东注。
势虽汗漫来,止可流束楚。
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安能浮重载,通漕越齐鲁。
有时汎商舶,潦涨藉秋雨。
船官行有程,至此日艰阻。
钜野到齐东,著浅凡几处。
必资州县力,涩滞方可度。
漫村赶丁夫,所在沸官府。
先须刮流沙,推挽代篙橹。
硬拖泥水行,奚异奡荡努。
涉寒痹股腓,负重伤背膂。
咫尺远千里,跬步百举武。
兹焉幸得过,断流行复阻。
又须集牛车,陆递入前浦。
中间吏因缘,为弊不可数。
蛮梢贪如狼,总压暴于虎。
所经辄绎骚,不若被掠虏。
盻盻入海口,未免风浪鼓。
舟中一斛粟,百姓几辛苦。
今复起堰坝,壅积百方禦。
木石动万计,科配困氓伍。
不思根源微,堤障深几许。
转漕本便民,广储实国补。
事功贵顺成,勉强终龃龉。
海道事已然,又复有此举。
惜将生民力,委弃若泥土。
山东实重地,一静乃可抚。
尝闻建隆间,有相曰赵普。
凡百投利人,罢遣皆不取。
以兹报国恩,后世比申甫。
黄阁十馀年,清风一万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汤汤汶水波,西骛复东注。
势虽汗漫来,止可流束楚。
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
安能浮重载,通漕越齐鲁。
有时汎商舶,潦涨藉秋雨。
船官行有程,至此日艰阻。
钜野到齐东,著浅凡几处。
必资州县力,涩滞方可度。
漫村赶丁夫,所在沸官府。
先须刮流沙,推挽代篙橹。
硬拖泥水行,奚异奡荡努。
涉寒痹股腓,负重伤背膂。
咫尺远千里,跬步百举武。
兹焉幸得过,断流行复阻。
又须集牛车,陆递入前浦。
中间吏因缘,为弊不可数。
蛮梢贪如狼,总压暴于虎。
所经辄绎骚,不若被掠虏。
盻盻入海口,未免风浪鼓。
舟中一斛粟,百姓几辛苦。
今复起堰坝,壅积百方禦。
木石动万计,科配困氓伍。
不思根源微,堤障深几许。
转漕本便民,广储实国补。
事功贵顺成,勉强终龃龉。
海道事已然,又复有此举。
惜将生民力,委弃若泥土。
山东实重地,一静乃可抚。
尝闻建隆间,有相曰赵普。
凡百投利人,罢遣皆不取。
以兹报国恩,后世比申甫。
黄阁十馀年,清风一万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汶水的波涛汹涌,水流从西向东注入。虽然水势浩大,但最终只能流入楚地。水源本来清澈,到了夏天就开始淤积,怎么能承载沉重的船只,顺利通航到齐鲁呢?有时商船会因秋雨涨水而漂流,然而船长的航程到这里就变得艰难阻碍重重。从巨大的原野到齐东,浅滩处处可见,必须依靠地方官府的力量,才能渡过这些障碍。村民们赶着劳动力,官府到处都是喧嚣。首先需要刮去流沙,推挽船只代替篙橹。用力拖着在泥水中行驶,和艰难的劳作有什么区别呢?在寒冷的水中涉水,腿脚麻痹,背负重物,身体受伤。近在咫尺却远如千里,走一步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渡过,但水流又再阻碍。还得集结牛车,陆路运输到前面的码头。中间的官吏因缘故而造成的麻烦数不胜数。那些贪婪的蛮人如同狼,压迫比暴虎更为残暴。经过的地方总是骚扰,不如被掳掠来得轻松。朝着海口望去,难免要遭受风浪的冲击。船上仅有的一斗米,百姓却要付出多少辛苦。如今又要兴修堰坝,积水堵住各方的通路。木石的变动数不胜数,造成了百姓的困苦。没有人想到根源微小,堤坝障碍又有多深。转运本是为了方便百姓,广储是为了国家的补给。功绩在于顺利完成,勉强反而会产生矛盾。海上航道的事情已然如此,又要做这样的举动,真是可惜将百姓的力量,像泥土一般抛弃。山东本是重地,静下来才可抚平。曾听说建隆年间,有位宰相叫赵普,他干的都是利民的事,总是放弃个人利益。如今以此报国恩,后世的人比起他来都不如。黄阁已经十多年,清风万古长存。
注释:
- 汶水:指汶河,流经山东的河流。
- 漕:指引水的航道。
- 沮洳:淤积成泥,水流受阻。
- 浅凡:水浅,平常。
- 丁夫:劳动力,常指农民或雇工。
- 船官:指掌管船只的官员。
- 堰坝:水坝,指阻挡水流的建筑。
- 劳苦:辛苦的劳动。
典故解析:
“赵普”是宋代的宰相,以平民出身和为民所想而著称,文中提及他作为对比,表达对现今官吏贪婪行为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真,号阮亭,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民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挽漕篇》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水利工程和漕运问题成了当时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水运困境的关心和对百姓生计的忧虑。
诗歌鉴赏:
《挽漕篇》是一首反映水运困境和民生苦难的诗,王恽通过描绘汶水的波涛汹涌,表达了水运不畅给百姓带来的困扰。诗中从水源、航道到官府的种种困难,层层递进,展现了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对民众生活的重要影响。诗人用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在这首诗中,王恽不仅关注水运本身,更深刻揭示了官府贪腐与民生困苦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民众生活的同情与关心。尤其是提到“蛮梢贪如狼,总压暴于虎”,将贪婪的官吏比作野兽,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官员的腐败与无能。
整首诗在情感上真挚而深沉,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王恽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观察者,也是社会问题的思考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汶水波涛汹涌,水流从西边流向东边注入。
- 虽然水势浩大,但最终只能流入楚地。
- 水源本来清澈,到了夏天就开始淤积。
- 怎么能承载沉重的船只,顺利通航到齐鲁呢?
- 有时商船会因秋雨而漂流。
- 船长的航程到这里就变得艰难阻碍。
- 从巨大的原野到齐东,浅滩处处可见。
- 必须依靠地方官府的力量,才能渡过障碍。
- 村民们赶着劳动力,官府到处都是喧嚣。
- 首先需要刮去流沙,推挽船只代替篙橹。
- 用力拖着在泥水中行驶,和艰难的劳作有什么区别呢?
- 在寒冷的水中涉水,腿脚麻痹,背负重物,身体受伤。
- 近在咫尺却远如千里,走一步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 如今终于得以渡过,但水流又再阻碍。
- 还得集结牛车,陆路运输到前面的码头。
- 中间的官吏因缘故而造成的麻烦数不胜数。
- 贪婪的蛮人如同狼,压迫比暴虎更为残暴。
- 经过的地方总是骚扰,不如被掳掠来得轻松。
- 朝着海口望去,难免要遭受风浪的冲击。
- 船上仅有的一斗米,百姓却要付出多少辛苦。
- 如今又要兴修堰坝,积水堵住各方的通路。
- 木石的变动数不胜数,造成了百姓的困苦。
- 没有人想到根源微小,堤坝障碍又有多深。
- 转运本是为了方便百姓,广储是为了国家的补给。
- 功绩在于顺利完成,勉强反而会产生矛盾。
- 海上航道的事情已然如此,又要做这样的举动,真是可惜将百姓的力量,像泥土一般抛弃。
- 山东本是重地,静下来才可抚平。
- 曾听说建隆年间,有位宰相叫赵普,他干的都是利民的事,总是放弃个人利益。
- 如今以此报国恩,后世的人比起他来都不如。
- 黄阁已经十多年,清风万古长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员比作狼,表现其贪婪与残暴。
- 拟人:用“风浪鼓”形容海口的风浪,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水运困扰与民生疾苦,诗人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生命与生计,流动的水也暗示着时局的变化。
- 船:代表着交通与贸易,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 泥沙:象征着困境与阻碍,暗示着官府的无能。
- 狼与虎:象征着贪婪与暴力的官员,表现压迫百姓的势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赵普”是以什么著称? A. 贪婪
B. 为民所想
C. 体弱多病
D. 书法家 -
“咫尺远千里”这句诗的意思是? A. 距离很近
B. 距离遥远
C. 走一步很辛苦
D. 走路很快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挽漕篇》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社会民生,反映当时百姓的苦难。王恽通过水运的艰难,表达对自然与人力的无奈;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感叹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恽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