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香奇石》

时间: 2025-01-17 09:31:15

张生贮奇石,携来有遐观。

一峰华不注,堕我几案间。

穿穴作怪供,突兀横苍颜。

炷香烟满窦,野烧生春山。

我久汩俗冗,对之心暂间。

瞑坐清兴远,梦与孤云还。

意思解释

出香奇石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张生贮奇石,携来有遐观。
一峰华不注,堕我几案间。
穿穴作怪供,突兀横苍颜。
炷香烟满窦,野烧生春山。
我久汩俗冗,对之心暂间。
瞑坐清兴远,梦与孤云还。

白话文翻译

张生收藏了奇特的石头,带来我这里让我观赏。
一座华美的山峰不需要刻意关注,
却从我的书案上跌落下来。
这石头穿洞而成,形态怪异,突兀而立,
用香点燃,烟雾弥漫,仿佛在山野上生起春意。
我久居繁杂世俗,对它的欣赏心情稍有间歇。
我静坐于此,兴致高远,
在梦中与孤云一同遨游。

注释

  • 张生: 指的是一个人名,可能为作者的朋友或某位名士。
  • 奇石: 指形状奇特、色彩斑斓的石头,通常被视为珍品。
  • 华: 指美丽的事物。
  • 堕: 意为跌落。
  • 穿穴: 指石头上有洞,形成一种特别的形态。
  • 炷香: 点燃香火。
  • 窦: 这里指的是烟雾弥漫的空间。
  • 汩: 指流淌,形容心情的烦乱。
  • 清兴: 指清净的兴致。
  • 孤云: 形容高远、孤独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文,号若水,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出香奇石》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繁杂的背景使得诗人常常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出香奇石》通过张生带来的奇石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追求。诗中用“奇石”象征自然的神奇与独特,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奇石的形态和香烟的升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之中。

诗人的情感在前半部分显得轻松愉悦,随着对奇石的欣赏,逐渐转向内心的沉思与宁静。在对比世俗与自然的过程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最后,诗人通过“梦与孤云还”来表达一种向往自由与超脱的理想,显示了他心灵的高远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张生贮奇石,携来有遐观。
    张生收藏的奇石被带到这里,让人感到新奇与遐想。

  2. 一峰华不注,堕我几案间。
    一座华丽的山峰并不需要特别关注,它却在我书案上显现。

  3. 穿穴作怪供,突兀横苍颜。
    石头的自然形态奇特,形状突兀,似乎有一种生命感。

  4. 炷香烟满窦,野烧生春山。
    香烟缭绕,仿佛春天的气息在山间弥漫。

  5. 我久汩俗冗,对之心暂间。
    我长久浸泡于繁琐的世俗中,对这奇石的欣赏顿时心神放松。

  6. 瞑坐清兴远,梦与孤云还。
    我静坐于此,心灵的兴致高远,梦中我与孤云共同飘游。

修辞手法

  • 比喻: “炷香烟满窦”将香烟比作春天的气息,增添了画面感。
  • 拟人: “突兀横苍颜”让石头似乎具有人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喧嚣的世俗生活中,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奇石与香烟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对自由心灵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石: 象征自然的奇妙与独特,代表着超越世俗的理想。
  • 香烟: 代表着宁静与淡泊,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孤云: 象征自由与高远,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奇石”象征什么? A. 世俗烦扰
    B. 自然的奇特与独特
    C. 友情

  2. “炷香烟满窦”中的“窦”指的是什么? A. 洞穴
    B. 书案
    C. 空间

  3. 诗人通过“梦与孤云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逃避
    B. 对朋友的想念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放与洒脱的情感。
  • 杜甫《春望》: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恽的《出香奇石》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和谐,而王恽则通过奇石的形态与香烟的升腾,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超脱。两者在意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鉴赏》
  • 《王恽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