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刘君道赋昱岭关
作者: 郭奎 〔明代〕
东南多奇险,兹岭冠群峰。
栈道一千里,函关百二重。
边声愁虎豹,海色落芙蓉。
之子三年戍,勋名待锡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地区的险峻山岭,特别是昱岭关的壮丽景象。山岭高耸入云,栈道延绵千里,关口重重。边疆的哭声令人忧愁,像野兽的嚎叫,海面上,芙蓉花似乎也因忧愁而凋落。诗中提到一位年轻人在边疆三年守卫,期待着功勋和荣誉的赐予。
注释
- 东南: 指中国东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多水。
- 兹岭: 此岭,指昱岭关的山岭。
- 栈道: 山间修建的道路,通常修建在悬崖边,十分险峻。
- 函关: 关口,指山关的防守位置。
- 边声: 边疆的声音,通常与战争和生存压力有关。
- 愁虎豹: 形容边境的不安,虎豹常作为威胁的象征。
- 海色落芙蓉: 描绘海水的颜色与芙蓉花的凋零,表达忧愁的心情。
- 之子: 指代诗中提到的年轻人。
- 锡彤: 赐予荣誉或勋章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边疆防守压力加大,诗人以此诗向守边的友人刘君致以慰问,表达对边疆将士的关心和敬意。
诗歌鉴赏
《为刘君道赋昱岭关》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东南壮丽的山河和边疆的险恶境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东南多奇险”引出主题,展现了昱岭关的巍峨山势和艰难的环境,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以“栈道一千里”形象地描绘出通往关口的艰辛与漫长,体现了边境守卫的艰苦。
中间部分“边声愁虎豹”,将边疆的危险与将士的忧虑结合,生动地展现出守卫边疆的艰辛与不易。最后一句“之子三年戍,勋名待锡彤”则是对战士的期盼与关切,表达了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敬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英雄的赞美,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南多奇险: 直接指出东南地区地形的复杂与险峻。
- 兹岭冠群峰: 赞美昱岭关的高耸,突显其在众山中的地位。
- 栈道一千里: 强调了通往关口的艰难历程,暗示守卫的辛苦。
- 函关百二重: 形容关口的重重叠叠,象征着防守的严密与复杂。
- 边声愁虎豹: 用虎豹暗喻边境的危险,激起忧虑的情感。
- 海色落芙蓉: 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悲伤与思索。
- 之子三年戍: 提及年轻战士的坚守,体现出对守卫者的敬意。
- 勋名待锡彤: 表现出对功勋的期待与渴望,置于一种期盼的情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边境的声音比作虎豹,突出威胁感。
- 对仗: 如“栈道一千里,函关百二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山水与边防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丽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昱岭关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边境将士生活的关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崇高敬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险: 代表东南山川的险峻,象征着未知与挑战。
- 栈道: 表现艰辛的守关之路,象征奉献与坚守。
- 虎豹: 象征外敌的威胁,代表着边境的危险。
- 芙蓉: 代表美好与忧愁的对比,传达情感的复杂性。
- 勋名: 表现出对荣誉与成就的渴望,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南”指的是哪个地域?
- A. 西北
- B. 东南
- C. 南方
- D. 北方
-
“边声愁虎豹”中的“虎豹”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外敌的威胁
- C. 动物
- D. 自然景象
-
诗中“之子”是指?
- A. 年轻的将士
- B. 诗人
- C. 刘君
- D. 士兵的父亲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郭奎的《为刘君道赋昱岭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前者更注重边防生活的艰辛与将士的牺牲,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郭奎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边疆文化与历史》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为刘君道赋昱岭关》。